阿拉善走盟自然概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拉善走盟自然概况

阿拉善盟自然概况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东经97°10′-106°52′,北纬37°21′-42°47′,西与甘肃省酒泉地区、张掖地区、武威地区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盟、乌海市接壤,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国境线长733.48公里,总面积267574万平方公里。 盟行政公署驻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邮编:750306。代码:152900。区号:0483。拼音:Alashan Meng。   【行政区划】 阿拉善盟辖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共23个苏木(镇)。    HYPERLINK /quhua/15nmg/2921az.htm 阿拉善左旗 面积 80412平方千米。邮政编码750306。旗人民政府驻巴彦浩特镇。    HYPERLINK /quhua/15nmg/2922ay.htm 阿拉善右旗 面积 72556平方千米,。邮政编码737300。旗人民政府驻额肯呼都格镇。    HYPERLINK /quhua/15nmg/2923ej.htm 额济纳旗 面积114606平方千米,。邮政编码735400。旗人民政府驻达来呼布镇。 【历史沿革】“阿拉善”是贺兰山的音转,贺兰山名源于匈奴族贺兰部在此住牧,阿拉善盟因贺兰山而得名。 ??? 阿拉善地区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据考古证实,旧石器时代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就有人类存在。旧、新石器过渡的代表—细石器文化的赋存和发现,进一步证明古居延地区是东、西石器文化的连接点。新石器、青铜、铁器时代,历代北方游牧民族在贺兰山、曼德拉山、龙首山等处刻制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成为研究古代游牧民族早期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 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商周时期,弱水流域、居延海畔就有殷商周朝先民生活的足迹。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今阿拉善地区东北部始设北地郡。汉代,阿拉善地区分属北地、武威、张掖三郡管辖。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征发兵卒18万到河西戍边屯田,北置居延、休奢两县。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居延县隶属张掖郡管理。东汉光武帝元年(公元25年),改置“张掖居延属国”。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设西海郡,辖居延一县。 ???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国和西晋续设西海郡。北魏时,阿拉善地区为凉州所辖,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公元386年),氐族人吕光建立后凉政权,领居延县。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公元521年),居延古都属柔然婆罗门领地。 ??? 隋朝至唐代初期,阿拉善地区属甘州、肃州,也曾为突厥贵族所据。唐朝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王朝一度曾将“安北都护府”从漠北迁至漠南,都护府治所在同城,即今额济纳旗境内。唐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唐王朝设宁寇军,统领居延军务。“安史之乱”时,河西走廊被吐蕃切断,居延地区成为长安通往西域的“草原丝绸北道”。之后,居延地区先后为吐蕃、回鹘、契丹所部占据。 ??? 北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西夏建国时设12监军司,贺兰山坚军驻守贺兰山沿线,守军5万人。在居延地区设置“黑山威福军司”,治所为今额济纳旗东南黑城。 ??? 元朝设亦集乃路,属甘肃行中书省管辖,管理军政事务,总管府驻哈拉浩特(黑城)。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军西路军5万骑出塞,兵锋直指亦集乃路,哈拉浩特守将卜颜帖木尔降明,黑城废弃。明朝时期,北元和瓦刺势力先后占据阿拉善地区,明中期以后为蒙古达延汗属部的游牧地。 ??? 清朝初年,蒙古鄂尔多斯部额琳沁、固鲁岱青游牧阿拉善地区,1649年因大札木苏叛乱,所部移牧河套地区。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76年),卫拉特准噶尔部部长噶尔丹击败和硕特部鄂齐尔图汗。1677年,顾实汗孙和罗理率和硕特余部庐帐万余,自新疆迁徙,途经青海大草滩,移牧阿拉善地区。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设旗编佐,正式设置阿拉善和硕特旗。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徙牧于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阿玉奇汗族弟纳扎尔玛穆特之子阿喇布珠尔,率部西藏礼佛,归路被阻,请求内附,清廷赐牧党河、色尔腾地方。1729年阿喇布珠尔之子丹忠晋封多罗贝勒,雍正九年(1731年)以后移牧额济纳河流域。乾隆十八年(1753年),设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两旗上不设盟,直属清廷理藩院管辖。 ??? 民国时期,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直属北洋政府蒙藏院和中央行政院蒙藏委员会管辖,宁夏护军使和宁夏省兼管两旗徒具虚名。期间,原属阿拉善旗的磴口巴格(乡)设县级建置。 ??? 1949年9月23日和1949年9月27日,阿拉善旗和额济纳旗和平解放,建立人民政府。1954年4月,成立宁夏省蒙古自治区,辖阿拉善旗和磴口县,为专区级地方政权,隶属宁夏省

文档评论(0)

181****7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