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tata与药代左动力学参数
数说工作室
Stata与药代动力学参数
目录:
药代动力学概述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转化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被动转运
载体转运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excretion)
药物体内过程的图示
药代动力学参数
吸收过程相关参数
分布过程相关参数
消除过程相关参数
房室模型
stata与药代动力学参数估计
计算单个受试者药代动力学参数_pkexamine
计算所有受试者药代动力学参数_pkcollapse
查看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汇总统计量
一、药代动力学概述
药代动力学:定量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研究方法:药代动力学常借助统计学方法,根据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与时间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来得到相应的药动学参数,
作用:根据药动学参数,可以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已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二、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转化
1.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分为: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ribution)、代谢(metablism)和排泄(excretion)即ADME,其中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过程都涉及药物的跨膜转运过程。而药物的体内过程又直接影响药物在其作用部位的浓度和有效浓度维持时间,从而决定药物的发生、发展和消除。常见的跨膜转运类型主要有:被动扩散(passive processes, passive diffusion)、易化扩散(facilitate diffusion)、孔道扩散(filtration through pores)、特殊转运过程(specialized transport process)
2. 被动转运
大多数药物是通过这种方式转运的,被动转运方式又分为简单扩散和孔道扩散。
(1)简单扩散
它是药物借助于在生物膜中的脂溶性顺浓度差跨膜转运,即药物从膜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并且转运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无需能量、膜对转运的药物无选择性、膜对转运的药物无饱和现象、各药物之间无竞争性抑制的现象。
(2)孔道扩散
生物膜上有水通道或蛋白质分子孔道。一些物质包括水和某些电解质等可以通过这些孔道转运。
3. 载体转运
指药物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之后,才能转运到膜的另一侧跨膜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1)主动转运
指药物不依赖于膜两边的浓度差进行跨膜转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成为逆浓度转运,这种转运需要能量,需要载体,对药物有选择性,有饱和并且存在竞争性抑制。
(2)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是借助膜内特殊载体(通透酶)的一种转运方式,又称载体转运。这种转运需要消耗能量,存在饱和性,存在类似物之间的竞争性。
三、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
1. 吸收(absorption)
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转运过程。血管内给药途径无吸收过程,血管外给药途径有吸收过程
(1)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
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有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给药途径两个方面。药物理化性质包括分子量、脂溶性、解离度、极性。给药途径包括消化道给药(口服、舌下、直肠)和非消化道给药(静脉内、肌内、皮内、皮下、吸入皮肤)。消化道外给药最常用的还是口服给药,有的时候有些药物受某些因素影响不宜口服给药,比如对肠胃刺激大、不容易吸收、容易被破坏,或者其他给药才能起到药效的药物,如硫酸镁。不同的给药方式其药理作用有所不同.
(2)消化道吸收
口服给药,口服给药的药物是从胃粘膜吸收,最常用、方便,经济安全。但吸收慢而不规则,受“首过效应”的影响,“首过效应”即药物进入体循环前先经肝脏、胃肠道破坏而使其进入血循环的药量减少。如: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维拉帕米、利多卡因、氯丙嗪、吗啡等药物。
舌下给药,药物经口腔粘膜的毛细血管吸收,起效较快,绝大部分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避免首过效应和胃酸的破坏。
直肠给药,药物经直肠粘膜吸收,无首过效应,应用于不能口服或注射的病人及对胃有强烈刺激或首过效应大的药物。如在儿童、或病人昏迷、呕吐时采用。
(3)消化道外吸收
静脉注射,药物注入血液,直接进入体循环,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程度通常指生物利用度)完全,没有吸收过程,起效快。对胃肠道吸收差,在胃肠道不稳定的药物(如胰岛素),对危急、昏迷而不能口服的病人适用,剂量易控制,易出现不良反应,注意注射速度。
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药物经毛细血管壁吸收,吸收迅速完全,受剂型和局部血流影响。
吸入给药,也就是呼吸道给药,药物经呼吸道粘膜吸收,雾化吸入,吸收迅速,用于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的药物或气体。
经皮给药,一些缓释药物制剂,通常采用透皮贴剂,如抗心绞痛药物硝酸甘油、镇痛药物芬太尼透皮贴剂。
(4)几种给药途径的吸收速度
静脉注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畜牧兽医职业生涯规划书 .pdf VIP
- 2024-2025四川遂宁遂宁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题【答案版】.docx VIP
- 15分钟课堂教学.pdf VIP
- 职业技术学院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Tolteq 脉冲器 操作手册.pdf VIP
-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DB50T1310-2022丰都麻辣鸡加工技术规程.pdf VIP
- 2024-2025四川遂宁遂宁中学高一上期中数学试题【答案版】.pdf VIP
- 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培训验收考核题(6月21日)车上试题【含答案】2025.pdf VIP
- 华东理工大学电路原理与分析期末复习.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