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设计大赛竞赛手册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PAGE \* MERGEFORMAT 1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附件(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竞赛手册)
第三届结构设计大赛细则(决赛) 一、大赛宗旨及目的
高层结构抗震是房屋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很好的设计,则会给结构安全带来隐患。因地震作用而导致高层结构破坏的著名例子是2016年南台湾地震中,台湾的维冠大楼,维冠大楼是南北走向,地震是东西向摇晃,造成结构不稳,加上是挑高设计,遇上偷工减料抗震力就有问题,且维冠大楼是单跨梁柱,只有两根大梁,耐震力差。在地震中倒塌损毁主要的原因含有房屋本身受到地震动地面加速度的作用,体现出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在抗震中的主导作用。本次比赛旨在通过竞赛活动,将课堂理论与实际精神紧密联合起来,深入的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同时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加强大学生对建筑工程的了解,健全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各方面才能的大学生。
二、竞赛题目
木质多层房屋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三、竞赛内容
结构模型制作、设计说明、模型加载试验。四、参赛对象和形式
参赛对象为中国海洋大学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经过初赛选拔进入决赛的队伍。
五、竞赛要求5.1 参赛要求:5.1.1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每人只允许参加一个队。 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 则缺人竞赛。5.1.2 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作品必须命名,但不能带有任何有关参赛学院和个人的信息,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5.2 设计要求
5.2.1专业组要求
1.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作品名称、作者、作品简介、设计理念、模型图纸、概念设计。
2.制作模型前一天各组需要提前提交装订成册的设计说明书。
3.关于手绘模型图,组委会接受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所学方法、素描方法等一切使模型外观与细节表达清楚的绘图方法。
4.关于概念设计,即从力学角度对制作模型有个受力分析和受力特点的介绍。
*如果专业组能够用CAD软件制作出图纸可以获得额外加分。
5.2.2非专业组要求
1.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作品名称、作者、作品简介、设计理念、手绘图纸。
2.制作模型前一天各组需要提前提交装订成册的设计说明书。
3.关于手绘图纸:组委会接受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所学方法、素描方法等一切使模型外观与细节表达清楚的绘图方法。
注:队伍中有一名或者一名以上大二及以上土木系的学生,该队伍就被视为专业组;其余为非专业组
5.3设计制作要求:5.3.1 大赛在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的安排下进行,组委会提供统一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在规定时间和地点由参赛学生领取参赛制作材料独立现场在规定时间内制作,然后在规定的时间由参赛学生交到指定地点。
5.3.2模型制作材料及工具:
1.桐木条(2*4mm,2*6mm,3*6mm,6*6mm,长度均为1000mm)木材力学性能参考值:顺纹弹性模量1.0×104MPa,顺纹抗拉强度30MPa。
2.502胶水
3.制作工具:只允许使用砂纸、小型锯子、尺子、笔、美工刀。
注:木材、胶水统一由组委会提供,制作工具由各参赛队自行准备;不得使用组委会指定以外的其它任何材料,否则,一经查实,将直接取消其参赛资格,并通报。5.3.3模型几何尺寸要求:
1.底板:多层结构模型用胶水固定于模型底板上面,底板为500*400*4mm的木板,底板用螺栓固定于振动台上。
2.模型大小:应包括上部结构部分和基础部分。上部结构高度为 800 ± 10mm。总高度为模型底板顶面至屋顶(模型顶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模型的底面尺寸不得超过 240mm × 240mm的正方形平面,即整个模型需放置于该正方形平面范围内。
3.楼层数:模型必须至少具有3个楼层,底板视为模型第一层楼板。除第一层以外,每层楼面范围内通过设置于边缘的梁予以明确定义。
4.楼层净高:每个楼层净高不小于240mm。柱脚加劲肋,隅撑以及其他外立面构件不影响楼层的计算净高。
5.使用功能要求:楼层应该具有足够的承载刚度,各层空间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在模型内部,楼层之间不能设置任何横向及空间斜向构件。并且,各楼层的外墙的开敞性要满足后期安装铁块的要求。
6.楼层有效承载面积:在楼层范围内与楼面构件直接接触的铁块的覆盖面积定义为楼层有效承载面积,模型的总有效承载面积应在 550cm2 至 750cm2 的范围之内,且每个楼层的有效承载面积不得小于 225 cm2。5.3.4模型及附加铁块、水箱安装要求
1.利用热熔胶将附加铁块固定在模型的2、3楼层结构上,可在楼层上设置固定铁块辅助装置,但辅助装置和铁块不能超出楼层范围且不能直接跟柱接触,若辅助装置或铁块与柱子接触,则该层净高以接触点的高度位置开始计算。
2.水箱规格:2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一集控运行职业岗位认知课件.ppt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25).nRF52840的硬件测试.doc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16).nRF52840的硬件设计指南.docx VIP
- 医疗器械说明书:迈瑞麻醉机WATO+EX-55,65_使用说明书V_1.1中文.pdf
- GMC96B钢轨打磨列车手册.pdf VIP
- 南京三合宅课件.ppt VIP
- 猩红热护理查房.pptx VIP
- 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pptx
-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Ⅰ卷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医疗器械 质量手册 ISO 13485 QRS 820 (通过FDA、NMPA、CE的审批 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