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题模板】 第一步 明确实验干什么 审题干及设问,明确实验目的。 第二步 题干信息有什么 审题干明确物质的特性及其他有效信息。 第三步 思考实验原理 是什么 根据实验目的、题干信息及已有知识,设想探究、验证物质性质的实验原理。 第四步 问题问什么 细审试题设问,斟酌命题意图,确定答题方向。 第五步 规范解答 结合第3步、第4步,用学科语言、化学用语有针对性的回答问题。 某些资料表明: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Na2O2和NO2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Ⅰ.Na2O2氧化NO2; 假设Ⅱ.NO2氧化Na2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体验感悟] (1)甲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 图1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甲同学据此认为假设Ⅱ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应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b装置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反应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2)①丙同学的实验中,a装置中生成的NO2在b装置中与水反应生成HNO3,铜在形成的稀硝酸中溶解,其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气泡产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有部分NO没有完全反应,NO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应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②由于NO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对反应造成干扰,为避免干扰,在反应前应通入一段时间N2以排净装置内的空气。③依据反应情况,d装置中的产物可能是NaNO2,也可能是NaNO3,鉴别二者可根据信息ⅱ,将其酸化,若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则产物是NaNO2,反之为NaNO3。 【解题心得】 “四步学习”抓牢实验综合 【高分必备】 制备实验中需考虑的7大因素 (1)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2)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 (3)防吸水(实验取用和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如NaOH固体应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4)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冷凝管等)。 (5)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 (6)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也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7)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等。 (2017·广州一测)高纯MnCO3是广泛用于电子行业的强磁性材料。MnCO3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环境下易被氧化,温度高于100 ℃开始分解。 Ⅰ.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MnCO3 (1)制备MnSO4溶液: ①主要反应装置如图所示,缓缓通入经N2稀释的SO2气体,发生反应H2SO3+MnO2===MnSO4+H2O。下列措施中,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填标号)。 [体验感悟] A.MnO2加入前先研磨 B.搅拌 C.提高混合气中N2比例 ②已知实验室制取SO2的原理是Na2SO3+2H2SO4(浓)===2NaHSO4+SO2↑+H2O。选择下图所示部分装置与上图装置相连制备MnSO4溶液,应选择的装置有________(填标号)。 ③若用空气代替N2进行实验,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酸性环境下Mn2+不易被氧化)。 (2)制备MnCO3固体: 实验步骤:①向MnSO4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饱和NH4HCO3溶液生成MnCO3沉淀,反应结束后过滤; ②…… ③在70~80 ℃下烘干得到纯净干燥的Mn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教版科学教案设计五上第四单元.doc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程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ppt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
- 苏教版四年级上科学计划.doc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总结课件.ppt
- 苏教版下精品政治复习总结资料.doc
- 苏教版下期末复习总结.doc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考试试卷一(无答案).doc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牛郎织女--教案设计.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