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捕蛇者说教案语文版.docVIP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捕蛇者说教案语文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捕蛇者说教案语文版

PAGE PAGE 4 《捕蛇者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培养翻译课文的能力。 2.学习文中通过对比、衬托突出中心的写法,赏析叙述中插入议论的妙处。 3.揣摩蒋氏复杂的心理,认识到封建统治阶级压榨人民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说”这种文体。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到封建统治阶级压榨人民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柳宗元。 2.积累文言词汇,在诵读中感受本文整散结合的文言句式。 3.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突出主旨的写法。 【教学工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毒蛇”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提起了蛇,同学们就联想到了“阴狠”“恐怖”这些词语,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惧。你们想知道天天面对毒蛇,而且将捕蛇作为自己的职业的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千多年前永州捕蛇人的奇特生活。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著名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柳宗元集》传世,代表作《溪居》《江雪》《渔翁》。 2.背景链接 唐朝中期政治腐败,战争频繁,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巧立名目,无限制地搜刮人民的钱粮,使人民不堪重负。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主张政治改革失败而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这个荒僻落后的地区生活了将近10年。目睹当地人民“非死则徙”的悲惨景象,他感到有责任用自己的笔来反映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希望最高统治者能借此体察民情、推行仁政。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跟现代的杂文大体近似。或借一件事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件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的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啮(niè) 腊(xī) 挛(luán) 踠(wǎn) 瘘(lòu) 疠(lì) 几死者数(jī shuò) 谨食之(sì) 嗣(sì) 蹙(cù) 踣(bó) 死者相藉(jiè) 以俟夫(sì) 曩(nǎng) 隳(huī) 恂(xún) 当其租入(dàng) 莅(lì) 缶(fǒu) (2)古今异义 黑质而白章(古义:花纹;今义:条目,条理等) 若毒之乎(古义:痛恨,憎恨;今义:病毒,毒害) 可以已大风(古义:麻风病;今义:风力很大的风) 向吾不为斯役(古义:假使,假如;今义:方向,对着等) 可以已大风(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表示可能或许可) 虽鸡狗不宁焉(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永之人争奔走焉(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古义:处处;今义:时常,经常) (3)一词多义 观 今以蒋氏观之(动词,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动词,考察) 食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动词,吃) 谨食之(动词,喂养) 毒 若毒之乎(动词,痛恨,憎恨) 赋敛之毒(名词,祸害) 得 得而腊之以为饵(动词,捕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动词,得到,了解) 弛 则弛然而卧(动词,放松) 弛担持刀(动词,放下,解除) 焉 争奔走焉(代词,捕蛇这件事) 虽鸡狗不得宁焉(语气助词,可不译) 赋 岁赋其二(动词,征收) 复若赋(名词,赋税) 去 去死肌,杀三虫(动词,去除) 停数日,辞去(动词,离开) 若 貌若甚戚者(动词,好像) 更若役(代词,你的)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介词,比得上) 若毒之乎(代词,你) (4)词类活用 君将哀而生之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去) 谨食之,时而献焉(名词作状语,到规定时间) 岁赋其二(名词作状语,每年) 而乡邻之生日蹙(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得而腊之以为饵(名词用作动词,把蛇晾干) 以尽吾齿(形容词用作动词,过完) 竭其庐之入(动词用作名词,家里的收入) (5)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苛政猛于虎也(“……也”,判断句标志) ②省略句 黑质而白章(省略主语“蛇”)余将告于莅事者(省略宾语“这件事”) ③倒装句 则何如(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则如何”) 苛政猛于虎也(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苛政于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