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九章郑观应及商战论.pptVIP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九章郑观应及商战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八章 郑观应与商战论 维新思潮是从洋务思潮中孕育并继而分离的产物,主张保国富民,发展民族资本,建立议会制度一系列人物及活动的总体思想。维新思潮以甲午战争为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郑观应、王韬为主要代表人物,后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代表人物。 第十七章 郑观应与商战论 第一节 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郑观应 第二节 西体中用观 第三节 商战论 第一节 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郑观应 郑观应(1842─1921)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署罗浮偫鹤山人等,祖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曾充当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后在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和商办粤汉铁路公司等担任高级职务,投资兴办了不少贸易、金融、航运、工矿等企业,是一个从买办转化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1858年,应童子试未中,即远游上海,弃学从商; 1859年,由亲友介绍进入上海一流的英商宝顺洋行任职。 1868年,宝顺洋行停业,郑观应转任生祥茶栈的通事,并出资合伙经营公正轮船公司。 1873年,参与创办太古轮船公司。 1874年,受聘为太古轮船公司总理之职并兼管帐房、栈房等事 郑观应同时还投资于实业,先后参股于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造纸公司、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并纳资捐得郎中、道员衔,与李鸿章等洋务派大员也交纳日深。 光绪六年(1880年),编定《易言》一书。 (题名“易言”,取《尚书·说命》“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及《诗·小弃》“君子无易由言”之意,说明作者虽深知君子不可轻易立言,还是不得不冒天下之大不韪而陈述自己的意见。)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郑观应自荐并经王之春推荐,粤东防务大臣彭玉麟调郑观应前往广东,总办湘军营务处事宜。于此同时郑观应被织布局案和太古轮船公司追赔案所缠绕。退隐澳门,寄情山水,将全幅精力用于修订重写《易言》, 光绪二十年(1894年),《盛世危言》完成。 第二节 西体中用观 “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群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捍格,难臻富强。”这是郑观应第一次提出其西体中用思想。 1884年《南游日记》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故中也者,圣人之所以法天象地,成始而成终也;时也者,圣人之所以赞地参天,不遗而不过也。中,体也,本也,所谓不易者,圣之经也。时中,用也,末也,所谓变易者,圣之权也。无体何以立?无用何以行?无经何以安常?无权何以应变?”(盛世危言·序) “寂然不动,无声无臭者,道之体;感而遂通有情有信者,道之用。” “夫博者何?西人之所鹜格致诸门,如一切汽学、光学、化学、数学、重学、天学、地学、电学,而皆不能无所依据,器者是也。约者何?一语已足以包性命之原,而通天人之故,道者是也。” “道非器则无以显其用,器非道则无以资其生。” “今日之洋务如君父之有危疾也,为忠臣孝子者将百计求医而学医乎?抑痛诋医之不可恃,不求不学誓以身殉而坐视其死亡乎?” “故善学者必先明其本末,更所谓大本末而后可也”, 善夫张靖达公(张树声)云:“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盛世危言·序) 西体:育才、论政。 西用:轮船火炮…… 中体:所谓不易者,圣之经也。 中用:前:轮船火炮……,(错)应该:育才、论政。 矛盾:西体西用统一,而中体西用(中学与西学)不统一。 郑观应在寻求突破“中体西用”的同时,又试图有所保留,力求在“中体西用”框架的基础上实行“西体中用”,把“西体中用”融合到“中体西用”之中。只要把“西体”变为“中用”,就可以既越过进一步引进西学的障碍,又保留“中体”的主导地位。但他不愿承认,“中体”与“西体”的矛盾在“中体西用”的框架中永远是无法调和的。如遵循他的思维模式走下去,最终的结果还是会回到“中体西用”的老路上来。 第三节 商战论 “商战”一语,最初出自曾国藩笔下,商战与耕战(商鞅农战)相对,一指商务,二指征战,七十年代之后,开始出现从肯定的意义上评价西方以工商为先而谋富强的言论。而努力追寻“商战”近代意义并反复加以论释者,则由郑观应肇始。 一、商的作用:观念、历史、现实 正面:“中国以农立国,外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