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基础中国新诊断t2d患者的特点及桃口服降糖药选择李响2016
选择哪一种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 B E C D A 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格列喹酮 格列美脲 格列齐特 新型磺脲--格列美脲 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 格列美脲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生理性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 格列美脲可同时有效针对2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异常——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 格列美脲 双重作用机制 格列美脲同时改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 糖尿病患者使用格列美脲之后,显著改善了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的胰岛素分泌 Korytkowski M,et al. Diabetes Care. 2002;25:1607-11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时间(min) 500 400 300 200 100 0 血浆胰岛素水平(pmol/L) 正常对照组 糖尿病患者给药后 糖尿病患者给药前 P =0.02 P =0.04 血浆胰岛素水平(pmol/L) 格列美脲治疗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 治疗前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 格列美脲血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 在相同剂量下,格列美脲促泌作用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格列美脲的促泌作用也与药物剂量相关 在低葡萄糖浓度下,增加格列美脲的剂量,促泌作用却没有显著增加 Del Guerra, et al. Acta Diabetol 2000;37(3):139-141 葡萄糖浓度 (mmol/L) 胰岛素分泌量 (μU/islet/45min) 0 0.5 1 1.5 2 2.5 3 100 10 1 0 2.5 5 10 20 格列美脲浓度 (μmol/L) 在生理情况下,胰岛素分泌量随着葡萄糖的浓度增加而增加 当葡萄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量并没有随着格列美脲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格列美脲血糖依赖性促进胰岛素分泌 正常胰腺 新型磺脲---格列美脲 强效全面降糖 GREAT研究:格列美脲全面降低新诊断T2D患者的FPG、PPG和HbA1c 郭晓蕙,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12):979-983 基线 16周 血糖(mmol/L) HbA1c (%) 治疗16周后HbA1c的变化 治疗16周后血糖的变化 P0.01 P0.01 一项多中心、开放、前瞻性研究,纳入391例新诊断或既往用药不规则的T2D患者,其中195例为新诊断患者,接受格列美脲1mg/d治疗,可调整剂量最大至4mg/d。治疗8周后最大剂量仍不能控制血糖则加入二甲双胍5直至第16周,随后观察2周 格列美脲在相同的降糖强度下,较格列本脲节省4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 Draeger KE, et al. Horm Metab Res 1996;28(9): 419-425 14.2% 0 3 6 9 12 15 14.2% 格列美脲(n=524) 格列本脲(n=520) 8.3% (%) 达到相同的降糖作用下,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增加 P0.05 节约41% 胰岛素分泌 格列美脲优化剂量4mg/天,疗效与安全的统一 Riddle MC. Diabetes Care 2008, 31(2):S125-130. 达到疗效与安全的统一 100 50 0 2 4 8 HbA1C降低 最大效应的比例(%) 低血糖 剂量(mg/天) 格列美脲药物剂量与疗效的相关性 格列美脲较格列本脲低血糖更少 Dills DG, et al. Horm Metab Res. 1996;28(9):426-429 Holstein A, et al.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01;17(6):467-473 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 (%) 格列美脲 1~16mg/天* (n=289) 格列本脲 1.25~20mg/天 (n=288) 短期治疗,格列美脲低血糖风险 仅为格列本脲的1/3 1.7 5.0 P=0.014 0 1 2 3 4 5 6 不同磺脲类药物治疗一个月的低血糖发生率 不同磺脲类长期治疗的严重低血糖发生率 长期治疗,格列美脲严重低血糖风险 仅为格列本脲的1/7 德国一项为期4年的前瞻性、人群研究显示,常规临床治疗中,格列美脲治疗T2D患者,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低于格列本脲 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纳入577例既往接受磺脲或饮食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T2D患者随机接受格列美脲或格列本脲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课件——任务1新能源汽车起动、操控与充电.pptx VIP
- 2019年山东省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网络安全)答案.doc VIP
- 2025年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护人员招聘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起重机械培训(初训)课件.ppt VIP
- 《危化品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图册》.pptx VIP
- 2025广东珠海市斗门区招聘公办中小学教师7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说课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资料.pptx VIP
- 阿那亚品牌手册.pdf VIP
- 2021ACOG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指南要点解读(全文).docx VIP
- 《福建省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指导手册(第一版)》(2).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