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文献学丛稿.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论 《史记》记事讫于太初 《史记》断限,是 《史记》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特别是记 事下限的确定 ,涉及到 《史记》的真伪补窜、司马迁卒年等重大 问 题 ,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 ,《史记 》下限 同时又是一个异常复杂 的问 题 。历代学者论 《史记》断限,共产生了四种下限说 。它们分别是: 止于麟止说 , 讫于太初说 , 终于天汉说 , 尽于武帝之末说 。 而且 同一种意见之 中说法也不尽一致 。本文不想对各种说法逐一 进行分析评说,而只想着重证 明太初是 《史记》记事 的终极。 笔者 以为,要解决 《史记 》断限问题 ,必须对重要 的(特别是具 有决定意义的)史料进行缜密 的分析考辨 ,确定其真伪 ;同时又必 须紧紧把握 《史记》全书,从全局的高度来论证 《史记》断限的合理 与否,以免顾此失彼 ,取舍失当。本文拟就 以上两个方面努力进行 探 索 。 一  诸表记事下限 《史记》共有十表 ,其 中涉及记事下限者有六篇:《汉兴 以来诸 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 以来 侯者年表》、《建元 已来王子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以上诸表记载汉代人物超过千人 ,其 中跨越太初断限的人数达一 百几十人。这两个数字,都远远超过 《史记 》其它各体总和 。因为六 表体现 《史记》记事下限最为集 中,所以研究者对这部分 内容极为 重视,论证 《史记》断限也多据此立论。要证 明 《史记》记事终于太 初 ,就必须 以确凿的根据证实各表 中太初 以后的内容为后人所增 。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本表 序 言云:“臣迁谨记 高祖 以来 至太初诸 侯 ”,又 云“汉 定百 年之 间”,表 中所载始于高祖元年(公元前 年 ),终于太初 四年 (前 年 ),两者之 间完全一致 。《汉兴 以来诸侯王年表》为汉代诸 表之首,序言明确标示起讫时间和年数,具有发凡起例的作用 。需 要特别加 以强调 的是 ,太初 以后诸侯王 国并非无事可记 。据 《汉 表 》,楚王延寿、长沙王 附朐之 嗣在天汉元年(太初后一年 ),城 阳王 武、济北王 胡、河 间王授之薨在 天汉三年 ,梁王 襄薨、昌邑王髆立在 天汉四年 ,清河王义薨在太始二年 ,赵王彭祖薨在太始四年,广川 王济薨在征和元年,平干王偃立在征和二年 ,中山王 昆侈、真定王 平之薨在征和三年,鲁王光薨在征和四年 。这些在表 中一概付诸阙 如。联系 《太史公 自序》称“汉兴 以来,至于太初百年 ”和“余述历黄 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的话 ,可知表 中不载太初 以后事 ,实出于作者 的精心安排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本表最后一栏列 “建元至元封六年三十六,太初元年尽后元二 年十八”,记事尽于武帝之末 ,所载太初 以后数事 ,可断为后人所 增 。其 理 由有: 第一,从形式上看 ,表 中所标武帝前各栏分别为:“高祖十二 ”、 “孝 惠七 ”、“高后八 ”、“孝文二十三 ”、“孝景十六 ”,若 此表记事 果至 武帝之末 ,最后一栏 当标为“孝武五十 四”。这样 ,体例整齐划 一,完 全没有必要旁生枝节,分为两截 。考其实,本表最后一栏原标题应 是“建元至元封六年三十六 ”,其所 以不包举太初 ,则是司马迁根据 实际情况作出的灵活处理 。高祖所封诸侯 ,至武帝元封年间有薨嗣 诛免等变化者凡酂、埤 山(阳河侯之后 )、襄平、阳平 四国,而在太初 数年中,在位诸侯无一发生变化 ,作者从实际出发,以建元至元封 标 目纪年 ,实际上与太初断限没有丝毫矛盾。 第二,序言称“至太初百年之 间”,与 《汉兴 以来诸侯王年表》所 言 “汉定百年之间”若合符节 ,而诸侯王国的重要性 ,远出侯 国之 上,《汉兴 以来诸侯王年表》既不载太初 以后事,则 《高祖功臣侯者 年表》对太初后事也 自不必载 。如原表记事至武帝之末 ,序言也不 得称“至太初百年之 间”。 第三 ,序 言说高祖功 臣受封者“百有 余人 ”,而至太初年 间“见 侯五 ”,“余 皆坐法 陨命亡 国”。“见侯 ”即“今侯 ”,指至太初 尚得继世 封 侯 者 。原表 将“见侯 ”与“坐 法 陨命亡 国 ”者对举 ,形 成鲜 明的对 照 ,体现 了作者微意 。见侯五人指平 阳侯曹宗、曲周侯郦终根、埤 山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