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运城学院精品课程.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骆驼祥子-运城学院精品课程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三) 老 舍 第一节 老舍创作概述 一、生平创作 1、留英前 1899~1966,北京人,满族(正红旗),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身寒苦,从小在贫民窟里长大,熟悉城市贫民生活,是描绘市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师。 老舍肖像 1913年初考入京师第三中学,半年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并于同年转入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7月,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在社会上做事,先后当过小学校长,做过京师郊外劝学所劝学员,担任过私立小学教师国语补习会的“经理”等。 老舍(老年) 1921年5月发表短篇处女作《她的失败》 1922年上半年在北京缸瓦市伦敦教会接受基督教洗礼,同年12月发表第一篇译文《基督教的大同主义》 1923年又在他任教的天津南开学校的《南开季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小铃儿》,以及论文《儿童主日学和儿童礼拜设施的商榷》。 老舍铜像 2、留英期间 老舍真正开始他的创作生涯是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以后 到1929年夏回国之前,他在英国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6)、《赵子曰》(1927)、《二马》(1929),均连载于《小说月报》。 老舍早期小说书影数种 《老张的哲学》以恶棍、高利贷者张明德残酷地拆散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中心线索,广泛地反映了20年代前后北京普通市民生命遭迫害,人性受摧残的悲剧命运。 《赵子曰》描绘一群青年学生浑浑噩噩、荒废学业的生活。 作者对人性的思辨,对国民性的拷问,由普通的市民投向了五四前后的青年学生,讥讽了赵子曰们身上存在的糊涂混世、委靡懒怠的国民精神弱点。 《二马》对国民性的审视,又回到了市民人物身上。 作者将审视的市民人物拉到了英国伦敦,描报 绘了老马(马则仁)和小马(马威)父子俩在生意、爱情上的精神遭遇。 3、归国 老舍于1929年离英返国途经新加坡逗留数月,写出了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作品描写生动活泼,想象丰富有趣,简美而富有诗意。 老舍自1930年回国后,先后执教于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 到抗战爆发前,创作了6部长篇,即《猫城记》(1932)、《离婚》(1933)、《牛天赐传》(1934)、《骆驼祥子》(1936)、《文博士》(1936_1937) 另有写于1930_1931年间的《大明湖》,被战火所焚,未能出版。 一部中篇《新时代的旧悲剧》(1935)及三个短篇小说集《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 《猫城记》是作者在“对国事失望”的情绪中写出的寓言性的讽刺作品。 《离婚》通过对北京财政所几个公务员家庭风波和灰色精神状态的描绘,深化了由初期就形成的文化审视与社会批判的主题。 这篇小说是老舍返归幽默之作,含蓄而机智,适度而有节制 ,其幽默艺术趋于成熟。 老舍《离婚》 中的张大哥 本时期短篇大体有两种类型: 一是以写实与象征相融合的手法创作的抒情性小说,如《月牙儿》、《微神》、《阳光》等; 二是以传统说话、民间讲唱辅之以西方小说表现手法的写实小说,如《断魂枪》、《上任》、《黑白李》、《柳家大院》等。 《月牙儿》描写母女两代相继被贫困生活所迫沦为暗娼的悲剧。 抓住女主人公的一条情绪线索,串连起人生的几个片断。同时,又为女主人公遭遇最惨的几个片断捕捉住适合情感表现的象征物月牙儿 “月牙儿”始终伴随着女主公人,成了女主人公悲苦命运和内心凄哀情感的象征。 《断魂枪》以近代社会的急剧变迁为背景,描写神枪沙子龙的思想失落和精神悲凉。 寄寓了作者对历史不可逆转的理性判断 4、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1944)、《四世同堂》(1944-1948)、《鼓书艺人》(1949)、中篇《我这一辈子》(1947)、中篇小说集《月牙集》(1948)、短篇小说集《贫血集》(1944)、《东海巴山集》(1946)、《微神集》(1947)和话剧《残雾》(1940)、《张自忠》(1941)、《面子问题》(1941)等9种以及相当数量的通俗文艺作品。 《四世同堂》分《惶惑》(1944)、《偷生》(1945)、《饥荒》(1947-1948)三部。 小说以小羊圈胡同为人物活动中心,以祁、钱两家为描写重点,写出了抗战八年沦陷区北平人民的生活、斗争及精神状貌。 《四世同堂》书影 《四世同堂》海报 二、老舍小说创作的特色 1、浓郁的京味儿。 总是以北京作为小说的背景 描绘北京特有的风俗民情 2、形象鲜明的市民王国 老舍创造的市民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最能显示市民社会丰富性的,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中下层市民形象 老舍肖像(炭画) 3、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 老舍是文化型作家,他不善于从政治角度审视社会,而善于对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性格进行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