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的预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 * 标准洗手方法 标准洗手方法见下图 1.掌心对掌心搓擦 2.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3.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5.拇指在长中转动搓擦 6.指尖在掌心中搓擦 图 标准洗手方法 提高自身免疫力 多食用含有维生素C的食品补充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来抵抗各种传染病菌的侵袭。 均 衡 饮 食 多食大蒜 禽鸟和禽鸟蛋要彻底煮熟方可进食。 鸡 必须彻底煮熟 鸡 中心部分须在摄氏70度持续烹煮至少2分钟。 ? 避免食用生鸡蛋 ? 鸡蛋要彻底煮熟, 直至蛋黄及蛋白 都变得坚实。 近日,H7N9禽流感的新闻充斥着各大媒体,好多人谈禽色变。其实,只要大家正确面对禽流感,科学应对,我们就可以有效预防禽流感的侵袭。 禽流感究竟是什么?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禽流感病毒高度针对特定物种,在鸡、鸭、鸟类群体中经常发生,但在罕见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类。 人禽流感 据资料显示,人禽流感是禽甲型流感病毒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而野生禽类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禽流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由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等被感染,当然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 人禽流感死亡率高于非典 最早的人禽流感病例出现在1997年的香港。那次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12人发病,其中6人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从2003年到2012年5月为止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4人感染,其中357人死亡,死亡率63%。中国从03年至今有49多人感染禽流感,其中30人死亡。 人禽流感历史 禽流感概况 进入冬季以来,我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增多,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1月中旬以来我省医疗机构接诊的流感样病例占门诊病人总数的比例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二是与近期气候变化有关,2016年10月以来,我省阴雨天气偏多,空气湿度大,平均气温高,有助于延长禽流感病毒在外环境的存活时间;此外,入冬以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刺激人体呼吸道粘膜,降低了对病毒的抵抗力;三是一些地方活禽零售市场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活禽市场等外环境监测显示H7型病毒阳性率在2016年12月达到15.79%,且绝大多数为H7N9阳性;加上活禽零售市场的管理措施(如定期休市、消毒、清理、零存栏等)落实不到位,增加了人群的暴露和感染发病风险。与此同时,监测表明H7N9疫情仍呈散发态势,未发现H7N9病毒发生致病性、传播力的改变,报告病例的人群特征和感染模式也未发生明显变化。 专家们认为:禽流感疫情的爆发与地域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与传染源密切相关,认为候鸟是引发禽流感的主要祸源。 爆 发 原 因 H7N9型禽流感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中国官方媒体援引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哈特尔的话说,尚未发现有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疫情出现人际传播,但是已经发现该病毒出现变异,变得易于感染人体。 至今尚未有H7N9禽流感疫苗推出,防疫形势严峻。 传染源 目前尚不明确, 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如:(1)家禽:鸡、火鸡、鸭和鹌鹑等。 (2)野禽:如野鸡、水禽和海鸟等。 (3)候鸟:从韩国飞到日本越冬的候鸟有14种之多,候鸟粪便污染水,可以引起禽流感。 传播途径 (1)经过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带有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 (2)经过消化道感染。进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饮具,或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受到传染而发病。 (3)经过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容易感染发病 (4)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高危人群 所有人对H7N9禽流感病毒均易感,但个人的暴露机会、免疫力,以及遗传易感基因可能在感染和发病中起到很重要作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认为,现阶段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