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德故事.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科学道德故事◆ 第一 篇 科学 人 生——— 科学 家 的风 采 华罗庚 艰苦 自学 他的腿因病致残,他 的人生之路却比众多正常人辉煌灿 烂 ;他只有初 中学历,却当之无愧地拥有“名誉博士”的桂冠 ; 他年过古稀,重病缠身,在 东京为 日本科学家作学术报 告时, 耗尽了最后一滴 心血,猝死在异 国他乡;他 的一生受尽 了磨 难,有许多传奇般的故事 。他,就是享誉世界的我国杰出的数 学家、教育家华罗庚 。 在江苏省南部,坐落着一个名 叫金坛 的小县城 。小城里 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住着小商贩华瑞栋 。 1910 年 11 月 12 日,外出收购蚕茧、华瑞栋 刚一进家 门, 便听到婴儿落地的啼哭声。“晚年得子,恭贺大喜 !”接生婆把 ·1 · ◆德育指南针◆ 婴儿捧到华瑞栋面前。40 岁的华瑞栋咧开大嘴笑着,他操过 一个箩筐,把孩子放进 去,上面又反扣上一个箩筐,喃喃 自语 道 :“进箩避邪,同庚百岁,就叫罗庚吧 !”华罗庚小时候聪明好 学,又很懂事,年龄不大就帮母亲缠纱线换钱维持生活。他小 学毕业后,进 了家乡的金坛 中学读书。这时,他就对数学产生 了极大的兴趣,多才博学的王维克老师发现了华罗庚 的数学 天才,于是,就格外精心培养他,鼓励他勇敢攀登数学的高峰, 这对于华罗庚后来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5 年华罗庚在金坛 中学毕业后,进 了上海 中华职业 学 校,为的是能谋求个会计之类的职业 以养家糊 口。可是 由于 交不起学费,没有毕业就失学了。回家乡一面帮助父亲在“乾 生泰”这个只有一间小门面 的杂货店里干活、记账,一面继续 钻研数学。 华罗庚整天沉醉在数学王国里,顾客要买东西,喊他听不 见,问他答非所 问,顾客买此他却拿彼,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了, 人们嘲笑他是“呆子”,父亲也要把他 的“天书”烧掉。不知情 的人哪里知道他的“天书”来之是多么不易———有的是他千方 百计借来的,有 的是他辛辛苦苦抄来的, 如果被父亲付之一 炬,就等于烧了他的心啊 ! 所 以,华罗庚把书东掖西藏,只有 趁父亲不在时,才敢把书拿到桌面上看 。无论春夏秋冬,他每 天晚上看书写字到深夜。碰到难题,一时解不出来,他从不泄 气,经过一天、两天,甚至十天半月的深思苦想,终于理清了头 绪,每到这时,他喜不 自禁 。 他就是这样,用 5 年 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一年级 ·2 · ◆科学道德故事◆ 的全部数学课程,为未来独立研究数论,打下了坚实的、牢 固 的基础 。 18 岁时,华罗庚和一位 同龄姑娘吴筱元结了婚。这年秋 天,金坛瘟疫流行,华罗庚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病 。家里的东西 全当光了,他的病仍不见好转。幸亏妻子的精心照料,在床上 躺了半年的华罗庚总算捡 回了一条命 。然而,他 的左腿关节 变形,落下了终生的残疾 。 “啊,这就是华家的孩子,年纪轻轻 的,就变成 了这个样 子,往后 日子怎么过啊 !”正在一瘸一拐艰难行走的华罗庚,猛 然间听见街坊邻居们的议论,心里一酸,眼眶里蓄满了泪水。 华罗庚走进王维克的家 门。病前, 已担任金坛 中学校长 的王维克 曾让他在补习班教书并做会计工作。多亏王维克和 后来继任的韩校长对华罗庚都很好,他才免遭失业之苦,只是 因为没有大学文凭,不能再教课了。 生活有了着落,业余 时 间华罗庚又继续钻研起数学来。 伤残的左腿时常疼得钻 心,他一心在数学王国的海洋里劈风 斩浪,将躯体的疼痛、生活 的艰 辛和世道 的不公统统地抛在 脑后。 1930 年,华罗庚的第一篇论文 《苏家驹之代数 的五次方 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 由》,在上海 《科学》杂志上发表了。 一个偏僻地方的小职员竟然 向大名鼎鼎的数学权威、大 学教授发出了挑战 ! 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 的熊庆来教授,看到华罗庚 这篇文章后,高兴地说 :“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快请他到清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