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用课文原话回答问题,然后背诵全文。
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
2.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是什么?
3.第三段的哪句话表达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在本段结尾,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
二? △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三? 给加粗词选择适当的义项,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鼓? A.一种打击乐器? B.击鼓? C.振动? D.弹奏
①微风鼓浪(??? )
②噌吰如钟鼓不绝(??? )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2.殆? A.大概、可能? B.危险? C.几乎、近于? D.通“怠”,懈怠 E.仅、只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
3.莫? A.不? B.名词,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 C.没有谁、没有人? D.不要、不可? E.形容词,通“暮”,晚
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
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
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4.发? A.发射、射出? B.发出、发生? C.启发? D.出发? E.征发、征调? F.启用、被任用
①而大声发于水上(??? )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 )
⑤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
5.何? A.什么? B.为什么? C.哪里? D.谁、哪个? E.多么? F.怎么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
③水何澹澹(??? )
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⑤豫州今欲何至(??? )
四?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5.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日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日下钟山(1),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
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
【注释】
(1)[一在城西……日下钟山]上钟山位于现在湖口城南,滨临鄱阳湖;下钟山位于城北,滨临长江。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
词类活用
?
文言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怎样”。
1.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例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鸿门宴》)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季氏将伐颛臾》)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例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触龙说赵太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稳固)(《谏太宗十思疏》)
3.名词偶尔也有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例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鸿门宴》)
二、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活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第1课《诗词四首》(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doc
-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第2课《包身工》公开课练习题.doc
-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第5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doc
-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第6课《阿房宫赋》练习题.doc
-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第7课《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及答案.doc
-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第10课《信陵君窃符救赵》练习题.doc
-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第11课《警察与赞美诗》练习卷.doc
- 北京版选修《孔孟》能力训练.doc
- 北京版选修《齐桓晋文之事》练习.doc
- 北京版选修《齐桓晋文之事》能力训练.doc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