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裘锡圭同形字、同义换读.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形字 一、同形字的概念 同形字是同形而异音异义的字,即构形相同,但记词功能不同的一组字。 同形字这个名称是仿照同音词起的。 不同的词如果语音相同就是同音词。 不同的字如果字形相同就是同形字。 同形字的性质跟异体字正好相反。 异体字的外形虽然不同实际上却只能起一个字的作用。 同形字的外形虽然相同实际上却是不同的字。 同形字:表示不同的词的形体相同的字 1、由于为不同词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 2、由于形借造成的表示不同词造的字形相同的字; 3、由于早期表意字一形多用造成的字; 4、由于字形演变、简化、讹变造成的同形字。 同形字的产生 1、汉字有些同形字由来已久,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现代汉字中的同形字有绝大多数是历史传承的结果。 2、汉字的简化也会产生现代汉字中的同形字。 如:前後“的”後“与”王后“的”后原来是用两个字表示的,它们在意义上毫无联系,简化后成为一个字形,这个字形代表了两个无意义联系的字,所以现在的“后”是个同形字。 3、书写变异。 同形字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 广义的同形字 指的是用相同的文字记录不同词的现象。包括因词义引申或假借而造成的一字记录数词的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把因引申或假借而造成的同一字形记录不同词的现象,分别作为字头按序号排列出来,就是把它们当成同形字看待的。 例如: 如当道路讲的读的“行”和当行列讲的读的“行”是表示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同一个字可以把它们看成广义同形字。 “莫”本义为日暮,后假借为否定副词和无指代词也可视为广义同形字。 狭义的同形字 狭义的同形字则只包括那些没有引申或假借关系记录不同的词,而偶然造成的形体恰巧相同的字。 例如 “镐”字,根据《说文》读音是hao,有两个意义,一是温器,一是周武王建都的地方,即镐京。但“镐”作为现代汉语的常用字,是因为它记录了一种叫gao的掘土工具,这是为不同的词而造的字,但却偶然相同,这是狭义的同形字。 一般文字学上的“同形字”概念指的是狭义的。 内外的“外”,甲骨文也写作“卜”与“卜”同形。 狭义同形字产生方式有三种情况: 一、由于新词产生推动造字,新造字往往会与过去为记录其他词创造而又被人们遗忘的旧字偶然同形,或者新造字会因为地域差异为不同的词造字时偶然采用了相同的构形。 例如 《玉篇·口部》 “呛”,释作“鸟食”。后来人们为表达“因水和食物进入气管而导致剧烈咳嗽”的词义而造的“呛”就和《玉篇》中的“呛”同形,构成同形字。 二是由于字体演变或字形简化等原因造成的同形字。 例如: “胄”字,有两个来源: 一个从肉由声,本义表示有血统联系的后裔; 一个从月由声,本义指甲胄(头盔)。 隶变以后,两个字逐渐同形。 又如“宁”古音,为古“贮”字。 后来宁愿的,繁楷体,“宁”的简化字与之同形。 三是因“形借”而产生的同形字。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提出“形借”的概念,指用相同的形体为几个音义都不相同的词而造的字。这种同形字主要见于甲骨文字中。如甲骨文“卜”字像灼烧龟甲后出现的兆纹之形,是“占卜”的“卜” 现代汉字同形字的产生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同词分化 ???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有些字(单音节词)在历史上来源于同一个意义,随着语言的分化,在语义和语法上发生了变化,形成同形字。  表现: ?(1)语义分化。一个多义字由于语言的发展,字义逐渐分化,某个或某几个意义跟这个字的意义体系相脱离,仍采用原来的书写形式。 同音同形,如:“背1”bei第一个义项是“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引申为“背2”bei,第一个义项是“背部对着”。 再如:“管1”的“管子”和“管2”的“管理”,也是由于语义分化造成的。 异音同形,如:“行”表示道路、行走,读xíng,引申为行列,读háng。再如:“降”的意思是“落下、降低”,读jàing,引申为“投降”的“降”,读xiáng。 ??? (2)语法功能的分离。由于语言的发展,通过语法功能的变化而分离为同形字。 如“被1”(被子)、“被3”(用在句中表示主语是受事),由“被子”到“遮盖”、“遭遇”等义,进而产生表示被动的介词,从语义到语法功能都发生了变化。 再如:“把1(用手握住)”,“把2(介词)”,前者为动词,后者为介词,语法功能变化了。?? ? 2、同音假借 ??? 同音假借是形成同音同形字最主要的方式。许慎在《说文解字·序》给假借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假借是借用同音或音近的字表示另一意义的字,这另一意义是指它所记录的相应语言单位的意义。 同音同形,如:用“花草”的“花”的音来记录“花钱”的“花”。这都是我们所说的同音假借形成的同形字。 异音同形,如:“出发”的“发”读fā,“头发”的“发” ,读fà。 同形字可分为异音同形字和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