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枝江五中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资料
PAGE
生物资料(第 PAGE 92页)
第三部分——必修3《稳态与环境》
基础知识梳理
1、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
2、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6、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即感觉神经末梢部分)、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即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7、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
静息膜电位兴奋部位膜电位 → 局部电流 → 未兴奋部位膜电位 → 局部电流
(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8、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双向传导 。
★9、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就是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
10、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调节方式的区别:
调节类型
比较项目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神经调节
迅速、准确
比较局限
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
比较缓慢
比较广泛
时间较长
★11、以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理解内分泌腺活动的反馈调节:(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促甲状腺激素
+
—
—
★12、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性质
激 素
体内来源
主要功能
氨基酸衍生物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
增强心脏活动,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促进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
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影响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胰岛素
胰岛
(B细胞)
加速血糖分解,促进肝糖元的合成,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
胰岛
(A细胞)
加速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
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
维持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垂体
维持性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
抗利尿激素
垂体
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和血压上升
类
固
醇
激
素
醛固酮
肾上腺皮质
促进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促进K+排出,有保Na+排K+的作用
性激素
雄性激素
主要是睾丸
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第二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
雌性激素
主要是卵巢
孕激素
卵巢
促进子宫内膜和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13、在激素调节中,激素对于某一种生理活动的调节,不是由一种激素完成的,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
①协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例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共同促进生长。)
②拮抗作用: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例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血糖浓度,其中胰岛素能升高血糖浓度,而胰高血糖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14、血糖的调节:
15、水盐平衡调节:调节中枢为下丘脑。
16、体温调节:
寒冷环境
寒冷环境
炎热环境
冷觉感受器
温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
(+)
(+)
(+)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立毛肌收缩
骨骼肌战栗
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血管舒张
汗液分泌增加
(+)
(─)
(─)
(+)
体温相对恒定
产热
(+)
(─)
散热
(─)
(+)
两者相对平衡
17、免疫系统组成:⑴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⑵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⑶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等。
★18、免疫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皮肤、粘膜等;第二道防线为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20、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届新丝路长安杯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大赛.docx
- 第二期怡心大舞台主持串词.doc
- 第二次中国历史上的‘三农’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doc
- 第二波 已经公布有毒食品 - 好像怎样都吃的到 囧.doc
- 第二科每天一测题1.doc
- 高一物理机械能测试.doc
- 第二章 VF的数据与表达式.ppt
- 高一物理第二章全章教案-人教版.doc
- 第二章 使您交谈轻松愉快的短句(十 重要的提醒和忠告).doc
-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更多资料关注 @高中学习资料库 】.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