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药研究概论2015.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药的特征 原药与载体一般以共价键连接 前药可在体内断裂形成原药,为可逆性或生物可逆性药物 前药应无活性或活性低于原药 前药与载体分子应无毒性 前药在体内产生原药的速率应是快速动力学过程,以保障原药在作用部位快速释放,有足够的药物浓度,并应尽量减低前药的直接代谢。 制备前药的一般方法 醇类:酯、缩醛或缩酮 羧酸类:酯、伯酰胺、酸酐 胺类:酰胺、亚胺、偶氮 脒类:氨基甲酸酯 羰基类:缩醛或缩酮、噁唑啉、噻唑啉、亚胺、肟 前药的应用 增加脂溶性以改善吸收和分布 提高作用部位特异性 提高化学稳定性 消除不适宜的制剂性质 延长作用时间 增加水溶性 提高作用部位特异性 部位指向性药物输送 Site-directed drug delivery 能增加或选择性转运原药到达作用部位的前药 部位特异性药物释放 Site-specific drug release 虽然全身分布,但只在靶器官才产生作用的前药 Site-directed drug delivery 异丙酰肼中酰基对选择性转运的影响 异丙酰肼 单胺的增加率(%) 心脏 大脑 比率 异烟肼 100 100 1.0 L-谷氨酰异丙肼 75 250 3.3 棕榈酰异丙肼 145 60 0.4 Site-directed drug delivery 由于胆酸-药物复合体可被胆酸转运系统识别,故胆酸可用于肝脏特异性靶向给药 Site-specific drug release 细菌 大肠抗炎 Site-specific drug release 三节前药 Tripartate prodrug Carrier Linker Drug enzyme Carrier Linker Drug + spontaneously Linker Drug + 协同前药 Mutual prodrug 大分子药物载体系统-聚合物前药 Polymer chain Solubilizer Spacer Drug Homing device 大分子药物载体系统-聚合物前药 抗体导向酶催化前药 Antibody-Directed Enzyme Prodrug Therapy, ADEPT Target 表面抗原 单克隆抗体 + 酶 前药 原药 软药 Soft drug 软药是指一类本身有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当在体内起作用后,经预料的和可控的、通常为一步反应的代谢作用,转变成无活性和无毒性的化合物。 硬药的软性类似物 以无活性代谢物为线索设计软药 软药 Soft drug 与已知硬药的结构很相似 在非必须结构部位有易变结构 主要或唯一的代谢途径是可预知的 通过结构修饰可以调控代谢速率 代谢产物的毒性和活性极低 只需简单的代谢反应,不需P450参与的酶促过程 硬药的软性类似物 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 抗真菌药 LD50 = 103 mg/kg Soft analog LD50 = 4110 mg/kg 硬药的软性类似物 要 求 1. 新药概念,主要的研发过程 2. 先导化合物概念及其主要发现方法,主要的优化途径和方法 3. 前药和软药概念,类药性原则。 二、新药的研发过程 1. 通过各种途径(药物设计),获得先导化合物,优化后获得新化学实体(NCE)或新化合物。 2、临床前研究,获得在研新药 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西药临床前22项(新药证书,25项);中药临床前19项(新药证书,22项) 临床前研究(Pre-clinical Studies)主要内容:药效副作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动物安全性和毒性(包括急性和慢性的毒性研究); ADME参数(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口服生物利用度 3、临床试验(或临床验证),获得新药批件 NDA(new drug approval)(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目的:测试药物对人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一期临床 初步测试对人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 (ADMET),药物-药物,药物-食物相互作用。 20-80例健康志愿受试者,为期一年 二期临床 测试疗效、适应症和不良反应(与安慰剂对照)。 200-300例患者,为期两年 三期临床 长期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继续考察新药的疗效。 1000-5000例患者,为期三年 4、上市后监测,四期临床(临床药理) 一类试生产期,Phase IV: 2000例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