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上) 一、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二、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 三、正史撰述的发展 四、地方史志 五、家史与谱牒 六、史注的发展 梁启超: “两晋六朝,百家芜秽,而治史者独盛,在晋尤然”。 史家辈出,史书数量剧增、史书种类繁多。 魏晋南北朝约300多年的时间里,史学著作较前增加了40多倍。《后汉书》、《三国志》等与《史记》、《汉书》并列被称为“前四史”的著作,就成于这一时期。 一、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一)经学的兴衰 (二)书写材料的进步 (三)政治形势与门阀制度 (一)经学的兴衰 1、经学:从极盛到衰落 东汉:“经学极盛时代” 魏晋:“经学中衰时代”; 南北朝:“经学分立时代”。 (皮锡瑞《经学历史》) 经学的极盛:帝相须用读书人 经学自汉元、成至后汉,为极盛时代。其所以极盛者:汉初不任儒者,武帝始以公孙弘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元帝尤好儒生,韦、匡、贡、薛,并致辅相。自后公卿之位,未有不从经术进者……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以累世之通显,动一时之羡慕。后汉桓氏代为师傅;杨氏世作三公。宰相须用读书人,由汉武开其端,元、成及光武、明、章继其轨。经学所以极盛者,此其一。( (皮锡瑞《经学历史》) ) 经学的极盛:人材选拔之途 武帝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昭帝增满百人。宣帝末,增倍之。元帝好儒,能通一经者皆复。数年,以用度不足,更为设员千人……成帝增弟子员三千人。平帝时,增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岁课甲、乙、丙科,为郎中、太子舍人、文学掌故。后世生员科举之法,实本于此。经生即不得大用,而亦得有出身,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汉末太学诸生至三万人,为古来未有之盛事。经学所以极盛者,又其一。(皮锡瑞《经学历史》) 元士:即上士,位在大夫之下 光武父子亲儒好学 《后汉书.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 光武中兴,爱好经术,……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明帝继位,亲行其礼,……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经学的衰落 第一,烦琐化发展: 《汉书?儒林传?赞》: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迄于元始[西汉末平帝年号]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交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汉书·艺文志》: 后世经传既已乖离……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师古曰:“言其烦妄也。桓谭《新论》云:秦近君能记《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余万言,但说‘曰若稽古’三万言。”) 第二、禁锢思想与妨碍人才流动 学经须严格遵从师法、家法,如违家法,便入仕无门 东汉“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后汉书?儒林传序》) 严、颜:都习《春秋公羊传》 察举孝廉时,“诸生试家法。” (《后汉书·左雄传》) 《颜氏家训?勉学篇》: 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南朝)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 时人轻视经学: “今之学者,师商、韩而上法术,竞以儒家为迂阔,不周世用。”(《三国志?魏书?杜恕传》》) 2、儒、道、玄思想的妍融 《文心雕龙·论说篇》: “迄至正始[三国魏齐王曹芳年号] ,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聃[老子]、周[庄子]当路,与尼父争途矣。” 南朝宋,官府设儒、玄、史、文四学,以授生徒: 会稽朱膺之、颍川庾蔚之并以儒学总监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意艺文,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南史·雷次宗传》) (南朝宋明帝)泰始六年……初置总明观玄、儒、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建元中,掌治五礼。永明三年,国学建,省。(《南齐书·百官志》) (二)书写材料的发展 桓玄以纸代简: 东晋末年,豪族,废晋安帝,改国号为楚 “古无纸,故用简,……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太平御览·文部·纸》) 简牍文书从此基本绝迹,纸不仅在民间通用,而且成为官府文件的载体。 东晋后,未见有简牍档案的考古出土,说明纸成为日常公文的唯一制作材料,完全取代了简牍文书。这一变化,大大方便了文书的草拟、修改、传递、批阅、审读、保存、查用,极大地提高了文书工作效率。 雕版印刷至迟在8世纪初已出现(现存最早的印刷品出于8世纪初) 。 (三)政治形势与门阀制度 1、政治分裂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分裂割据普遍,历朝、各国均有修史的需要 为前朝(国)修史 修本朝(国)史书 由于政治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研修日志四.doc
- 第二项目 完形填空.doc
- 高中古文整理.jsp.doc
- 高中向量.doc
-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标.doc
- 高中家长会PPT104.ppt
- 高中家长会PPT22.ppt
- 第五单元总的分析.doc
- 第五堂课.ppt
- 第五小组 团体咨询:职场减压PPT.ppt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