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知来识培训.pptVIP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循环水知来识培训

由于阻垢机理较复杂,目前对其看法尚不统一,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类: 鳌合增溶作用:水溶性的阻垢分散剂分子能与水中离子形成鳌合物(如EDAT可与Ca2+、Mg2+形成鳌合物),而这种鳌合物往往是可溶于水的而提高了冷却水中Ca2+、Mg2+离子的允许浓度 ,相对来说就增大了钙、镁盐的溶解度。。例如CaSO4,在25℃时的正常溶解度为2100mg/L,当加入微量的ATMP后,其水溶液含有6500 mg/L的CaSO4,仍不产生沉淀。 凝聚与随后的分散作用:对于聚羧酸盐类聚合物阻垢剂,在水溶液中解离生成的阴离子在与CaCO3微晶碰撞时,会发生物理化学吸附现象而使微晶表面形成双电层。聚羧酸盐的链状结构可吸附多个相同电荷的微晶,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可阻止微晶的相互碰撞,从而避免了大晶体的形成。在吸附产物又碰到其它聚梭酸盐离子时,会把已吸附的晶体转移过去,出现晶粒的均匀分散现象。从而阻碍晶粒间及晶粒与金属表面间的碰撞,减少溶液中的晶核数,进而将CaCO3 稳定在水溶液中。 缓蚀机理 腐蚀原因 由于碳钢在冷却水接触过程中,会形成许多微小的腐蚀电池,从而受到腐蚀,其反应如下: 2Fe +O2 +H2O →Fe(OH)2 如果水中溶解氧比较充足,则Fe(OH)2会进一步氧化成黄色的锈FeO(OH)或Fe2O3·H2O,如果水中溶解氧不充足会进一步氧化成绿色的水合Fe3O4·H2O或黑色的Fe3O4。但由于循环水经凉水塔曝气后,溶解氧充足,生成物大多为前者,即黄色的锈FeO(OH)。 按保护膜的类型可分为两种理论,即吸附理论和成膜理论。 吸附理论认为,缓蚀剂之所以能阻止、延缓金属的腐蚀,是由于缓蚀剂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在金属表面,减小了介质与金属表面接触的可能性,从而达到缓蚀的效果。 成膜理论认为,缓蚀剂与金属作用生成氧化膜(或钝化膜),或与介质中的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膜,以及通过特性集团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膜,从而起到抑制金属腐蚀的目的。 (1)氧化膜型缓蚀剂的典型例子是铬酸盐和亚硝酸盐,它们使钢铁表面氧化,生成主要成份为γ-Fe2O3的保护膜,其厚度通常为几十A,从而抑制了钢铁的腐蚀。 (2)沉淀膜型缓蚀剂的典型例子是硫酸锌和碳酸氢钙等,沉淀膜的厚度一般都比钝化膜厚,约为几百到一千A,其致密性和附着力都比钝化膜差,所以保护效果比氧化膜型缓蚀剂要差。 (3)吸附膜型缓蚀剂的例子有硫脲和乌洛托品等,它们能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屏蔽层或阻挡层,从而抑制了金属的腐蚀。吸附膜是分子级的厚度,较氧化膜为薄。 微生物控制 微生物介绍 微生物是一些细小多为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在各种水域、空气、土壤中到处都有它们的存在。微生物的种类有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 微生物的生长受下列因素影响: 1.温度(对许多微生物来说,20一30℃最适宜); 2.光照强度(对藻类发生特别重要); 3.酸碱度; 4.溶解氧与溶解硫化物的含量; 5.无机物(SiO2、NO2-N、NH4-N、HCO3-、PO43-、Mn、Fe 等)的浓度; 6. 有机物(COD或BOD)的浓度; 7. 循环水的浓缩倍数。 上述条件并非所有微生物都需要,每种微生物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而且需要量也有一定的限制浓度,如好氧性环境和厌氧性环境均各有相应的菌类繁殖,具有哪种倾向的细菌发生和生长,决定于介质—水和土壤中的含氧量和无机物、有机物含量。 微生物危害 微生物在冷却水系统中的大量繁殖,会使冷却水颜色变黑,发生恶臭,污染环境,同时会形成大量粘泥使冷却塔的冷却效率降低,木材变质腐烂。粘泥沉积在换热器内,使传热效率迅速降低和水头损失增加,沉积在金属表面的粘泥会引起严重的垢下腐蚀,同时它还隔绝了药剂对金属的作用,使药剂不能发挥应有的缓蚀阻垢效能。 所有这些问题导致冷却水系统不能长期安全运转,影响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微生物的危害与水垢、腐蚀对冷却水系统的危害是一样的严重,甚至可以说,三者比较起来控制微生物的危害是首要的。在实际运行系统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投加杀菌剂控制系统中的微生物。 杀菌剂介绍 氧化性杀菌剂 1. 氯气 在水处理中,氯由于其具有高效、快速广谱、经济、物源广、使用较方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是目前用量最大的杀菌剂。但经氯气处理,水中易产生三氯甲烷,它是一种致癌物质,同时其半衰期时间长,易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各国相继出台法规,日益严格控制余氯的排放量。另外,随着水处理配方逐渐向碱性水处理方案的过渡,氯气在高pH>8.5的条件下杀生活性差的缺点也显现出来。 2.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的杀生能力较氯强,约为氯的2.5倍左右,特别适合应用于合成氨厂替代氯进行杀菌灭藻处理。国外于70年代中期开始将其应用于循环冷却水。但由于二氧化氯产品不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