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课程期末复习指导必考重点.doc

中央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课程期末复习指导必考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央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课程期末复习指导必考重点.doc

PAGE PAGE 9 中央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课程期末复习指导小抄   第一章复习辅导   应了解的知识点:   1.教育家欧文通过游戏在学前公共教育中的实施,使游戏开始进入学前教育领域。   2.福禄贝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基础教育的教育家。   3.拉察鲁斯和帕特里克是经典游戏理论中松弛说的代表人物。   4.德可乐利认为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真正适应社会生活的儿童,并为学前儿童制作了一套专门发展感知觉的游戏体系。   5.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理论创始人是弗洛伊德。   6.贝特森是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代表人物。   7.游戏觉醒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伯莱因。其核心概念是“觉醒”。   重点内容提示:   1.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游戏是儿童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2)游戏是儿童巩固概念的方法,是思维与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3)游戏帮助儿童解决情感冲突,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4)游戏的发展受儿童认知水平的制约,并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相适应。    2.游戏觉醒理论的主要观点   游戏的觉醒理论又称内驱力理论。主要观点是:   (1)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   (2)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3)当有新异刺激时机体采取探究的方式来降低觉醒水平。   (4)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的方式来提高觉醒水平。   3.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领域产生的一种新的游戏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贝特森,他认为游戏是一种元交际,是一种意识与信息的意义交流和理解过程,是一种发展儿童进入人类文化和表征世界必需技能的重要途径。   4.游戏的涵义   我国学者一致认为:游戏是学前儿童喜欢的、主动的活动,是学前儿童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1)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积极的反映活动。(2)游戏是幼儿现实生活的反映。(3)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4)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愉快的活动。(5)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5.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其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学说,其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1)认为儿童游戏的动机是心理生活的唯乐原则。   (2)游戏能使儿童满足快快长大成人,做大人能做的事情的愿望。   (3)游戏能使儿童掌握创伤事件和发泄敌意。   (4)游戏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工作而是现实。   6.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贡献与局限性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推动游戏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密切结合;第二,普遍重视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价值;第三,促进游戏治疗技术和人格研究方法的发展;第四,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成年生活的重要性。   同时,由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以分析游戏个案为主,故其游戏理论存在如下局限:其一,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色彩,研究结果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儿童;其二,具有明显的主观臆测倾向。   7.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游戏是儿童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2)游戏是儿童巩固概念的方法,是思维与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3)游戏帮助儿童解决情感冲突,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4)游戏的发展受儿童认知水平的制约,并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相适应。   8.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观点体现在游戏的社会起源、游戏的个体发生、游戏活动的特点、游戏的发展价值、游戏中角色的发展几个方面。   (1)游戏的社会起源。艾里康宁继承了冯特、普列汉诺夫提出的关于游戏和艺术起源于劳动的思想,认为游戏就其起源和本质来说是社会性的,与儿童生活的一定社会条件有关,而不是由某种内部的天赋本能所决定的。   (2)游戏的个体发生。维果斯基认为,研究儿童的游戏首先应当从考察儿童游戏的诱因与动机开始。他认为游戏的实质是愿望的满足,这种愿望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概括化的情感倾向。艾里康宁也认为,从角色游戏的个体起源上来看,游戏的产生也是由于儿童与成人之间关系发生变化的结果。   (3)游戏活动的特点。关于游戏活动的特点,维果斯基认为:想象性的情境和游戏的规则是任何一种游戏活动的属性。   游戏的发展规律表现为由“明显的想象情境”与 “隐蔽的规则”所构成的游戏发展到由“隐蔽的想象情境”与“明显的规则”所构成的游戏,前者是角色游戏的特征,后者是规则游戏的特征。   (4)游戏的发展价值。维果斯基认为,游戏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源泉,游戏可以创造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游戏促进儿童表征思维能力的发展;3岁前儿童的思维受具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