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个人化的参观经验探讨博物馆融汇人文与科技的沟通方式.PDF

创造个人化的参观经验探讨博物馆融汇人文与科技的沟通方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造个人化的参观经验探讨博物馆融汇人文与科技的沟通方式

博物館學季刊 ,23(4):89-100 創造個人化的參觀經驗──探討 博物館融匯人文與科技的溝通方式 劉君祺1 摘要 2 1 世紀是標榜「個人主義」的時代,尤其在生活的選擇上,都希 望能彰顯自我意志與風格。同時,網路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也大幅 改變了民眾的生活模式,各種研究數據顯示,大部分民眾已會運用網 站進行資料蒐集、學習、娛樂、消費等行為,各種網路資源的發展與 盛行,更是推波助瀾地促進了「個人化」產品服務的誕生。 迎向這股潮流,處於 2 1世紀的博物館也應與時俱進,著手思考提 供「個人化參觀服務」的可能途徑,這不僅是個切合時代發展的議 題,也是博物館經營基本客源、長期存續的必要方式。本文即針對近 年來國際間博物館所運用之新穎溝通手法,探討博物館如何融匯人文 意識與科技手法,創造 Personalized Edutainment ── 寓教於樂且個人化 的展覽內容,讓博物館資源更為活化、教育功能更為彰顯,同時也讓 觀眾留下獨特的博物館記憶。內文探討比較「客製化的參觀地圖」、 「表達自我意識的平臺」、「獨特參觀經驗的創造」、「虛擬文物的展示」 與「無牆資訊的傳遞」等五種案例。 關鍵詞:個人化參觀經驗、客製化參觀地圖、微網誌、網路音訊溝通 緒論 顯自我意志與風格,且這股思潮已具體 滲透至社會經濟與消費模式中,各種產 2 1 世紀是標榜「個人主義」的時 業在設計產品時,不但開始注重提供 代,尤其在生活的選擇上,都希望能彰 「個人化」的服務,並也已獲得消費者的 1 E-mail: liu.chunchi@.tw 89 2 0 09年 1 0 月 普遍認同,例如:坊間各式自助餐飲林 色遷移。博物館須強調展覽與觀眾的溝 立;居家 D I Y 傢俱裝潢的增加;自行 通性──博物館不再僅權威地單向傳播 車、自助行交通模式的漸行普遍;各種 資訊,而應能積極的獲取每位觀眾的參 自學資源的紛陳;個人網路遊戲的盛行 與及回應。 等。這些彰顯消費者「自主選擇」的產 R e u s s n e r (2 0 0 3 )指出,「觀眾導 品,在在顯示了每個人在這個屬於「團 向」的博物館在開發觀眾上,須從「外 體性」的社會中,對於「個人化」生活 來訪客」(external visitor focus )與「內 風格的偏好與選擇。同時,隨著網路科 部訪客」(internal visitor focus )兩種角 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也大幅改變了民眾 度思考。「外來訪客」的經營重點在於 的生活模式,各種研究數據顯示,大部 運用行銷手法吸引更多非基本觀眾群的 分民眾已會運用網站進行資料蒐集、學 參與,然而 Tr e i n e n (1 9 9 6 )的研究指 習、娛樂或消費等行為,各種網路資源 出,博物館透過行銷手法所能吸引的外 的發展與盛行,更是推波助瀾地促進了 來訪客仍屬有限(轉引自 R e u s s n e r , 「個人化」產品服務的誕生。 2 0 0 3 )。因此,博物館仍須仰賴「內部訪 迎向這股潮流,處於 2 1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