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 绪 论 第一节 历史背景简介 宋:从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皇袍加身,至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宋统一中国,享国三百余年。 其中以1127年宋高宗赵构南渡为界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北宋都城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辽、金:宋朝三百年间,中国境内主要还有辽、西夏、金和蒙古等。 特别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曾与北宋、南宋形成长期对峙之势。 “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朱熹《楚辞集注》)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金明馆从稿二编·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均有所不逮也。”(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 第二节 宋代文学总论 一、宋代政治状况对文学的影响: 1、文官制度的成熟。 一是崇文抑武政策的确立和实施。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迄,复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旧题陆游《避暑漫抄》) “神宗时以陕西用兵失利,内批出令斩一漕官。明日,宰相蔡榷奏事……曰:‘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愿自陛下始。’上沉吟久之曰:‘可与刺面,配远恶处。’门下侍郎章惇曰:‘如此即不若杀之。’上曰:‘何故?’曰:‘士可杀不可辱。’上声色俱厉曰:‘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惇曰:‘如此快意,不做得也好!”(侯延庆《退斋笔录》) (太祖)因谓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馀,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 二是科举制度的完备。 规模扩大、糊名和誉录制度、皇帝亲试 “洛阳尹洙,意气横跞,好辨人也,尝曰: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田况《儒林公议》) “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柳永《劝学文》)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汪洙《神童诗》其一)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汪洙《神童诗》其二) 三是文人待遇优厚。 宋代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职田、公用钱、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 唐世朝士俸钱至微,除一项之外,更无所谓料券、添给之类者。白乐天为校书郎,作诗曰:“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及为翰林学士,当迁官,……而其所得者,亦俸钱四五万,凛禄二百石而已。今之主簿、尉,占优饫处,固有倍蓰于此者矣,亦未尝以为足,古今异宜,不可一概论也。(洪迈《容斋续笔》卷16) 2、国家机器的庞冗。 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宋祁《上三冗三费疏》)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如此,未减者可知也。(清·赵翼《廿二史礼》卷25)。 冗吏耗于上,冗兵耗于下,此所以尽取山川之利而不能足也。(《宋史·王禹偁传》 3、对外关系的软弱。 天下之势弱,而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于本朝者。(叶适《论纪刚疏》) 一是守内虚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宋太宗尝曰:“国家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3) 二是对武将深加忌防,用文臣治军。 三是统治阶层的苟安思想。 “上(孝宗)每侍光尧(高宗),必力陈恢复大计以取旨。光尧至曰:‘大哥,俟老者百岁后,尔却议之!’上自此不复敢言。”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 “通好则人主专其利,而臣下无所获;若用兵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其祸。”(苏轼《富郑公神道碑》) 4、朝臣党争的激烈。 北宋党争:革新与保守之争 一是庆历新政,二是熙丰变法。 南宋党争:和与战之争 绍兴和议之秦桧和岳飞、隆兴和议之汤思退和张浚、嘉定和议之史弥远和韩侂胄、南宋末的贾似道和文天祥等。 “故金人常语宋使曰:待汝家议论定时,我已渡河矣”。(《宋史纪事本末》卷56) 二、宋代经济状况对文学的影响。 内部统治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歌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

文档评论(0)

celkhn02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