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一)良性骨肿瘤 以骨软骨瘤、骨囊肿及骨巨细胞最常见。 1.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是起于骨骼结缔组织之间充质的肿瘤。由于肿瘤的主要组成细胞类似破骨细胞,故有人称之为破骨细胞瘤。肿瘤局部破坏较大,有良性、生长活跃与恶性之分,故需重视。 【临床与病理】 骨巨细胞瘤以20~40岁为常见,好发于四肢长骨,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较大肿瘤可有局部皮肤发热和静脉曲张。 影像学表现 长骨巨细胞瘤主要侵犯骨端,症变直达骨性关节面下。多数为偏侧性破坏,边界清楚。 瘤区X线表现可有两种类型: 分房型:破坏区有数量不等、比较纤细的骨嵴,X线上可见 似有分隔成为大小不一的小房征。 溶骨型:破坏区内无骨嵴,表现为单一的骨质破坏。 病变局部骨骼表现: ①偏侧性膨大,骨皮质变薄,肿瘤明显膨胀。 ②肿瘤内无钙化或骨化致密影, ③邻近无反应性骨膜增生,边缘亦无骨硬化带。 破坏区骨性包壳不完整,并于周围软组织中出现肿块者表示肿瘤生长活跃。肿瘤边缘出现筛孔状和虫蚀状骨破坏,骨嵴残缺紊乱,侵犯软组织出现明确肿块者,则提示为恶性骨巨细胞瘤。肿瘤一般不穿破关节软骨,但偶可发生,甚至越过关节侵犯邻近骨骼。 股骨下端巨细胞瘤 (2)骨巨细胞瘤的CT表现 位于骨端的囊性膨胀性骨破坏区,骨壳基本完整但多数可有小范围的间断。破坏区与正常骨小梁交界部多无骨增生硬化带。破坏区内为软组织密度影,无钙化和骨化。生长活跃的骨巨细胞瘤和恶性骨巨细胞瘤骨壳常不完整并可见骨壳外的软组织肿块影。增强后肿瘤组织明显强化。 (3)MRI表现 肿瘤在Tl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或中等信号,T2加权图像上多呈高信号。坏死囊变区在Tl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肿瘤内出血在T1和T2加权图像均为高信号区。增强扫描,瘤体呈中等异常对比强化,但囊变部分或出血部分不强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良性骨巨细胞瘤与骨囊肿鉴别 恶性骨巨细胞瘤与骨肉瘤鉴别 诊断和鉴别诊断 骨囊肿 年 龄 较轻,青少年为主 临床症状 无 部 位 干骺端 C T 值 软组织密度 骨巨细胞瘤 较大,20-40岁为主 有,疼痛、肿胀等 骨端 水样密度 (2)CT: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显示较清,对肿瘤骨较平片敏感。 (3)MRI:骨肉瘤在T1WI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上为不均匀高信号。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瘤软骨钙化在T2WI均为低信号。 (2)CT:能清楚显示骨外局部软组织肿块的范围、大小以及邻近脏器的关系。(3)MRI: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呈程度不同的高信号。 (四)软组织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四 、全身性疾病的骨骼改变 代谢性骨病—佝偻病 内分泌性骨病—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 垂体性侏儒 甲状腺 癌溶骨型转移 肾癌溶 骨性转移 甲状腺溶骨型转移 膀胱癌溶骨型转移 直肠癌溶骨型转移 黑色素 瘤溶骨性转移 食道癌骨转移(成骨型) 胃腺癌成骨型转移 前列腺癌成骨转移 甲状腺瘤成骨型转移 甲状腺瘤成骨型转移 食道癌混合型转移 耻骨骨囊肿 髂骨骨囊肿 尺骨骨囊肿 骨囊肿 骨囊肿伴骨折 (2)CT表现:圆形或卵圆形骨质缺损区,边界清,无骨质增生硬化。受累区骨皮质轻度膨胀变薄,周围软组织无改变。囊肿内呈均匀一致水样密度,若囊内有出血CT值增高。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3)MR表现:囊内容物信号与水的信号一致,即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二)原发性恶性肿瘤 骨肉瘤是起源于骨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为特征的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 【临床与病理】 多见于青年,11-20岁达47.5%,男性较多。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干骺端为好发部位。主要临床表现是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局部皮肤常较热并有浅静脉怒张。病变进展迅速。 影像学表现 (1)X线平片: ①骨髓腔内不规则骨破坏和骨增生, ②骨皮质的破坏, ③骨膜增生及骨膜新生骨的再破坏, ④软组织肿块 ⑤肿瘤骨形成等。 在众多的征象中,确认肿瘤骨的存在,是诊断骨肉瘤的重要依据。肿瘤骨一般表现为云絮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 儿童发育期骨肉瘤的发展,病理已证明肿瘤可破坏骺板软骨和关节软骨并侵入关节内。成年后,肿瘤要侵及骨端。 骨肉瘤X线表现大致可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混合型多见。 成骨型骨肉瘤:以瘤骨形成为主,为均匀骨化影,呈斑片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