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伴随行助力成长
| 第一编
相伴随行
助力成长
| 我与科学基金
科学基金 薪火相传
张 杰
我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她的缘分要从20
年前说起。
1997 年7 月,我还在英国牛津大学工作时,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1
会主任的张存浩 先生到我所在的卢瑟福实验室访问。实验室主任向张先生介绍
了当年卢瑟福实验室所取得的重要科学成就,其中就包括一项与我相关的研究
工作。张先生听闻一个中国青年科学家在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做出了这样的学术
贡献,当即表示要见见我。不巧当时我因去美国开会,第二天才能回来。张先
生就对我的同事说 :“我等他,明天再来。”我自1988 年博士毕业后就一直在
国外工作,对国内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其实并不了解,只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主任是一个很高的职位,没想到一见到张先生,就有一种亲切感。3 个多
小时的谈话,让我如沐春风,至今仍记忆犹新。张先生是一位儒雅的长者、智
者,他向我介绍了中国的机遇,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他讲到我们这些身在海外的中国科学家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成就自己
1 张存浩(1928— ),中国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
第一编 相伴随行 助力成长 |
报效祖国的梦想时,我感觉自己多年的梦想与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于是我也
向张先生诉说了我的苦恼,其实我并不是不想回去,而是不知道回国后自己的
研究工作还能否顺利延续。张先生帮我分析了目前的情况,诚挚地向我发出了
回国工作的邀请,并承诺将尽力对我在国内开展科研工作给予支持。
大约三个月之后的10 月17 日晚,我接到基金委国际合作局白鸽副局长的
电话,说基金委经过认真研究,准备对我回国开展科研工作进行支持。她大概
看我没好意思问支持多少,就和我开玩笑说 :“你也不猜猜看,我们给你多大
力度的支持呀⋯⋯国家基金委决定给你 ‘一个整’的支持。”当时我在国外已
经待了十年,并不知道 “一个整”其实是 100 元万人民币,在那个年代 100 万
元并不是个小数目。当时,作为基金委主任的张先生自己有权特批的主任基金
也不过二三十万元。为了对我回国后开展科研工作进行支持,张先生与其他几
位副主任商量,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主任基金拿出来,集中在一起,才用这种 “特
事特办”的方法凑出了这 “一个整”。后来我才知道,这种做法在以公正透明、
由同行专家决定研究经费分配为原则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非常罕见
的。当然,这也体现了张先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海外优秀青年人才
的尊重与信任。于是我终于下定决心立刻回国,为的就是这份被点燃的热情和
“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这也是促使我回国报效祖国科技发展事业的第一笔
“种子基金”。
回国之后,我就开始着手申请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至今我还清晰
地记得 1998 年参加 “杰青”答辩时的感受。在数理学部组答辩现场,所有的
参加答辩人员均在答辩会场外等候,我第一个进去答辩,等在外边的人发现我
很长时间都没有出来,都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其实是由于我长期在国外工
作,第一次在国内学术界露面,稍有些像是 “天外来客”。在我汇报完自己的
研究经历以及未来的研究设想后,包括十多位老院士在内的评审专家就开始连
珠炮似的提问。由于国内评审会议文化和质疑方式都与国外的习惯有很大的差
异,所以我对评审专家提问的 “怀疑”氛围感到很不适应,甚至还有专家对我
的实验结果都表示 “不可能”,当时我有种强烈的感觉,认为这是对我科学态
3
| 我与科学基金
度的质疑。当时的我,年轻气盛,根本不管这是评审会,竟与评审专家们激烈
争论了起来,自己感觉有些 “舌战群儒”的味道。原以为这会影响到评审专家
对自己的看法,没想到后来评审专家竟然给予我全票通过。这次经历让我认识
到:前辈学者质疑的口吻只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关心你的成长。严苛的语言
和激烈的争论背后,是对科学真理的认同和对学术价值的认同。后来我也常把
自己这段独特经历与更加年轻的学者分享,告诉他们,要对质疑你的人心存感
激,质疑使人反思,质疑使人进步。更加重要的是,后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甘肃及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至2004年4月.DOC
- 甘肃马鹿冬季放牧践踏作用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评价-生态学报.PDF
- 甘草酸协同麻黄碱的平喘作用机制研究-天津中草药杂志社.PDF
- 甜菜碱与胜利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PDF
- 甘肃裕固族体质特征初步研究-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PDF
- 甘肃高山细毛羊不同杂交组合胴体分级和切块分割效果分析.PDF
- 生产之应用.PDF
-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PPT
- 生成账单-亿通.DOC
- 生活中的艺术——现代创意灯饰设计-学习平台.PPT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