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docxVIP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点击优秀《木兰诗》教学设计Word版本:    《木兰诗》公开课教案优秀.rar (29.56 KB)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背诵;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和爱国热情。总结本文特色;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理解性背诵,讨论理解作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和所表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品;同学疏通文义;整体掌握故事情节。   〖教与学互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下面请几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同学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同学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捍卫家乡、捍卫国家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示了人民英雄的本性,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屏。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打出几个精彩的镜头。)看后,自然的导入新课。   2、简介《木兰诗》和《乐府诗集》(用课件打出)《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发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发生后魏,这诗发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管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局部。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木兰诗》发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影。   二、同学自学课文,相互讨论,理解诗句的含义   1、师范读,同学注意字词读音、停顿和节奏。   2、生齐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3、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课文。(同学4人小组开展探究,老师出题检验)   4、比比看,你会了吗?   ⑴字词注音和解释:   机抒:zhù(织布梭子)   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pèi(缰绳)   燕山:yān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胡骑:jì(战马)   戎机:róng(军事)   著我旧时裳:zhuó(穿)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朔气:shuò(北方)   傍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⑵积累词语竞赛:(以组为单位抢答)   木兰当户织(当:对着门户)   惟闻女叹息(惟:只)   问女何所忆(忆:思念)   昨夜见军帖(帖:文告)   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很多的意思)   阿爷无大儿(阿爷: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为:为了;市:买)   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溅溅:水流声)   朔气传金柝(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   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木兰不用尚书郎(用:做)   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扶将:扶持)   著我旧时裳(著:穿)   当窗理云鬓(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走:跑)   ⑶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理解句式,认识互文修辞手法:   (按组每组回答一句,看谁最准确)   互文:上下句意思互相交错、补充。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战斗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