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频考点2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萧山三中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考向预测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2011年高考本讲共有4个选择题,命题重点都集中在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考查的知识都是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没有出现主观题 一般来说,本讲内容在高考中并不特别重要,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个选择题,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应作为重点掌握 【高频考点1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历程 】 高考真题示例1(2011·天津卷)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898~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解析:C。新内阁、新官制、新教育、实行阳历、鞠躬握手等新现象都是在辛亥革命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故选C。 C 【解题技巧指导】 突破命题者的“障眼法” 高考是多种能力的考查,为了体现出区分度,命题者也可谓“煞费苦心”。增加一些文言材料到选择题一方面增加了试题难度,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试题内容给考生设了一个“障眼法”。换句话说,有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形式上看是在考查学生文言理解能力和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实际上考的就是简单的书本知识。即使文言内容看不太懂,只要抓住题眼结合教材知识就能轻松做答。 阶段 ①鸦片战争后: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侧重于物质生活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②民国成立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变化。③新中国成立后: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温饱问题未解决。④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有了令世人瞩目的提高,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特点 ①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②随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③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④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⑤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教材知识回顾 】 阶段 ①鸦片战争后: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侧重于物质生活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 ②民国成立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变化。 ③新中国成立后: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温饱问题未解决。 ④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有了令世人瞩目的提高,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教材知识回顾 】 【高频考点2 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高考真题示例2(2011·江苏卷)右图 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 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 解析:B。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西式帽”的出现,表明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广告未宣传博士帽的实用功能;帽式差异体现不出男尊女卑的观念。故选B项。 【教材知识回顾】 传播 19世纪中叶,西方工业制成品大量涌进中国,土布逐渐让位于洋纱、洋布,手工业者逐渐破产。随着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活模式,普通百姓不再顾虑服饰和身份限制,开始自由选择自己的衣着打扮。机制面粉、大米、自来水在城市出现,西式餐饮业也在一些城市逐渐发展。与此同时,沿海城市的一些巨商富贾盖起了“洋楼”,自行车、电车、汽车也进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特点 ①全面性(衣、食、住、行、用)。 ②渐进性(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 ③强制输入与自觉吸收相结合 影响 双重影响:①西方的生活方式伴随着大炮和殖民侵略强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破坏了中国长期安定、宁静的社会环境,迫使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去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承受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阵痛。 ②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器具、新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代表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对传统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起了重大的破坏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引发了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