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设备安装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线电视施工设计标准 一般规定: 频道的选择和数量: 宜预留1-2个频道 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 传输方式的确定: 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HF)、超高频(UHF)直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或临频传输方式。 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中心,当接收信号场强小于57dBμ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 施工温度:寒冷地室外工作: -40℃~35℃ 其他地区室外工作:-10℃~55℃ 室内工作: -5℃~40℃ 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系统可分为: 无干线系统:规模小,不需要传输干线,由前端直接引至用户分配网络。 独立前端系统:典型的传输方式,由前端、干线、支线、及用户分配网组成。 有中心前端的系统规模较大,除具有本地前端外,还应在各分散的覆盖区域中心处设置中心前端;本地前端至 各中心前端可用干线或超干线相连接,各中心前端再通过干线连至直线和用户分配网络 有远地前端的系统其本地前端距信号源太远,应在信号源附近设置远地前端,经超干线将收到的信号送至本地前端。 接收天线: 安装在较高处,避开接收电波传输方向上的阻挡物和周围的金属构件,并远离公路、电气化 铁路、高压电力线以及工业干扰等干扰源。安装位置的确定,实测时,宜选择不少于3个有可比性地点。 接收天线和天线放大器的选型: 每个电视频道,应采用一副相应频道的接收天线。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视广播信号源出于通一方位时,可共用一副宽频带天线。当接收信号场强弱,反射波较多,干扰大,可采用高增益天线、加装低噪声天线放大器或采用特殊型的天线。 接收天线要求: 1、风荷载、冰荷载设计。 2、防腐蚀设计,金属构件必须镀锌或刷防锈漆。 3、天线在竖杆上应能转动和上下移动,固定方便、牢靠。 注:所有室外安装组件应具备防雨措施。 接收天线的安装设计要求: 采用拉线竖杆架的安装方式时,拉线不得位于接收信号的传播路径上。 天线放大器应安装在竖杆上。天线至前端的馈线采用屏蔽性能好的同轴电缆,其长度不得大于20m,并不得靠近前端输出和 干线输出电缆。 两幅天线的水平或垂直间距不应小于较长波长天线的工作波长的1/2,且不应小于1m。 最底层天线与支撑物顶面的间距不应小于其工作波长。 前端要求:相邻频道传输方式 具有60dB以上的临频信号抑制特性。频率偏移在甚高频段不应大于20kHz。图像伴音功率比的调整范围应为10~20dB 。 干线传输要求: 干线衰耗不大于88dB时,可采用斜率均衡和手动增益调整的放大器。当干线衰耗大于88dB小于220dB时,必须采用自动增益调节(AGC)干线放大器。当干线衰耗超过220dB时,必须采用自动电平调节干线放大器。当传输干线中需要提供分配时,宜采用桥接放大器或定向耦合器。 分配网络要求: 分给分配网络部分的交扰调制比、载波互调比的指标,宜在分配网络部分的桥接放大器和各延长放大器上均等分配。分配网络宜采用分配-分支或分支-分支方式。分配器的空余端和最后一个分支器的主输出口,必须终接75欧姆负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