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峪城社戏文字介绍.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美丽乡村摄影大赛投稿作品·社戏组照 走近遥远的社戏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西北部的长峪城村在2009年候选北京市年最美乡村之一。该村实为大山深处的一个建于明代的古城,其北面有一道海拔1400多米的黄土西岭,山梁上便是2300年前所建造的燕长城,是北京地区最高的长城。明代的长峪城、镇边城和白羊城并称北京边关三城,是古时军事要地。虽历经风剥雨蚀,但至今长峪城村的古城墙、垛口、瓮城还依稀可见,旧迹尚存。   明清时代,有城必有庙,长峪城也不例外。村西高台上的永兴寺,有几百年的历史,明朝时期高1.6米、重千余斤铸铁大钟便悬挂在寺里。在和平年代,如果钟声连响几十声,附近的农户家就知道庙里要上演大戏了。 演什么大戏?社戏。社,是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戏,则是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据了解,长峪城唱社戏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了。名为社戏,其实就是早期的河北梆子戏,但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又跟如今的河北梆子不完全相同,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唱腔曲味和文化遗存,散发着浓浓的乡情,既是是当地农民的古老民俗之一,又是当地农村文化的一大亮点。 社戏的戏台设在庙里,为硬山单檐大屋顶作法,面阔3间,三面围墙,台口敞开。前后台之间用木棂门窗隔开。后台供演员化装、候场、休息和存放道具。戏台前的空场面积可容纳几百人看戏。村里人都说,别看我们的老戏台其貌不扬,但我们的社戏却是远近闻名。的确如此,长峪城演社戏的风俗已沿袭了很多年了,每年的正月和农历的一些节日,社戏都会在村中上演。社戏演出之际,四邻乡里,成群相结,皆呼拥于此,真可谓众彩纷呈,既庄重肃穆,也热闹异常。 社戏的演员都是村里的普通村民,社戏是他们文娱生活的一部分。演出的剧目主要有《辕门斩子》、《四郎探母》、《双锁山》、《下河东》、《大登殿》、《哭殿》、《王宝钏》、《断桥》等二十几出戏。在以前,通常在正月里演戏,初一开台,初五刹台,正月十五还要加演一天。如今,生活好了,只要是碰上喜庆的日子,这些农民演员便会聚到一起,兴致勃勃地一演就是一天。在这仅百十口人的小村子,如此认真、如此投入地上演这样精彩的社戏,你不能不为这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深厚积淀而折服。不过,和很多民间传统艺术一样,长峪城的社戏也面临着逐渐式微的窘境。目前,村里正多方努力,争取将社戏申报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组片子纪实抓拍摄于长峪城村。作为摄影人,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机会拍摄这类如此贴近生活的主题纪实了。为了支持该村社戏的申遗工作,我们精选了部分图片,印制了画册,已于今年8月15日赠送给长峪城村。 愿长峪城的社戏申遗工作进展顺利,愿最美的乡村更多地遍布北京市郊。 王乃祥:(中国摄影艺术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 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星园3区3号楼1603 邮 编:100078 电 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