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口面合谷收
淺論頭項尋列缺
在四總穴裏面 :有所謂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頭項尋列缺 ,口面合谷
收」這樣敘述的歌訣 ,對於肚腹三里留 ,即腸胃系統的疾病找足三里 ,腰背扭傷
或酸痛的疾病針刺委中或在委中刺絡放血,口面的諸般疾病去找合谷穴調補氣機,
這些都是吾人所熟知的,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治諸般胃疾,委中屬足太陽膀胱經
穴治腰背經絡氣滯不宣之疾 ,合谷屬手陽明大腸經穴 ,故治頭面諸疾 ,這些道理
都是大家所熟知的 ,唯獨頭項為什麼尋列缺的理由尚需仔細說明,因為列缺屬手
太陰肺經 ,手的三陰諸經是從胸走手 ,根本不走頭 ,那又為何能治頭痛或項不可
以顧呢?原因值得探討 ,故特在本章中詳述。首先 ,吾人要瞭解表裏經的關係 ,
「肺與大腸相表裏」,手太陰肺經循行路線按內經說法是:「肺手太陰之脈 ,起於
中焦 ,下絡大腸 ,還循胃口 ,上膈屬肺 ,從肺系橫出腋下 ,下循 內 ,行少陰
心主之前 ,下肘中 ,循臂內上骨下廉 ,入寸口 ,上魚 ,循魚際 ,出大指之端 ;其
支者 ,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出其端。」肺太陰之脈既是下絡大腸 ,最後又直出次指
內廉,故明顯指出肺經跟大腸經互相銜接 ,這是吾人首先應該明瞭的 ,而大腸屬
手陽明經 ,手三陽從手走頭 ,故可治頭上諸疾 ,列缺為肺經的絡穴 ,絡穴的屬性
是在聯絡表裏經的,也就是說絡穴除了可治本經原來諸疾之外,還可治其所表裏
經的該經疾病 。手陽明大腸經循行的路線是 :「大腸手陽明之脈 ,起於大指次指
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 ,入肘外廉 ,上 外
前廉 ,上肩 ,出髃骨之前廉 ,上出於柱骨之會上 ,下入缺盆 ,絡肺 、下膈 ,屬大
腸 。其支者 ,從缺盆上頸 ,貫頰 ,入下齒中 ,還出挾口 ,交人中 ,左之右 ,右之
左 ,上挾鼻孔 。」故列缺也治手陽明大腸經所治諸病。
列缺,一名童玄,又名腕勞,為手太陰肺經絡穴,因下絡大腸,故別走陽明 ,
手陽明經其支者 ,從缺盆上頸 ,貫頰…. ,按經之所過 ,病之所治的原理 ,故頸
項扭傷酸痛不可以顧的疾病 ,列缺亦可以治的原因即在於此 。
列缺穴性 ,有宣肺袪風、疏經通絡之作用 ,而頸項的扭傷 ,即俗稱的落枕 ,
病因常是肺氣不足以抵抗外邪,導致夜臥時風邪侵襲肺經經絡而起,因此要兼顧
肺與大腸經兩者疾病的關係 ,所以選擇了絡穴 「列缺」。頭痛項強 ,頸不可以顧
的病人臨床上相當常見,因此古人把它列為四總穴之一是有其原因的。列缺所治
項目甚多 ,不過比較常用的還是頭項諸疾以及咽腫、咽乾、咳逆喘急的病症 ,其
中比較特殊的用法是可以治陰中痛、溺血精出、小便堅濇 ,胸部打傷之瘀血 ,三
叉神經痛諸病 。
列缺在解剖學上其位置在肱橈肌腱側與外展拇長肌腱之間,橈側伸腕腱的內側 。
有頭靜脈 ,橈動靜脈分支 。佈有前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的混合支 。
列缺雖可治項扭傷諸疾,但臨床上還是要加以區分的 ,吾人把側面的頭項分為
三部份 ,頸前 1/3 是手陽明大腸經所經過 ,肺經絡穴列缺可以達到這裏 ,頸前的
肌肉會走到前胸的胸大肌,若頸側的中央偏後則是手少陽三焦經天髎、天牖經過,
肌肉走向先是胸鎖乳突肌後是斜方肌,頸後側走向前側的為手太陽小腸經的天窗 、
天容經過 ,肌肉的走向也是屬斜方肌 ,瞭解了經絡及肌肉的走向之後 ,應用列缺
時就比較有概念,看落枕為何部則針應針在那條經,三個部位的扭傷都可加上列
缺效果更能加強 ,所要說者 ,扭傷若在頸部前面那是屬足陽明胃經的路線 ,若在
後項則應扎在膀胱經的俞穴 ,這樣才能區分針刺時應用時機 ,不致懵懵懂懂 ,不
清不楚。另外 ,後項部的扭傷或後仰不利 ,還可考慮董氏奇穴的正筋、正士 ,有
時按病情也可考慮通督脈的後谿,但後仰不利時 ,拉開頸椎關節做適度的矯正使
其歸位會更有效 。
茲舉實例以說明:
1 、 有一位年青的男性患者,他的左腰側扭傷已有十幾年的病史,一直治療不癒,
此病之外 ,在他的左項天柱穴尚有一處明顯的壓痛點 ,筋下有囊形結節 ,他
問我有沒有辨法治?我說可以 ,你不妨一試 !他雖不太相信 ,但又不得不再
嘗試一次 。首先 ,我在他左側的委中一扎 ,十多年的腰部扭傷就這樣不翼而
飛 ,接著要扎他後項的痛點阿是處 ,他馬上有所顧忌的說 ,「醫師 ,聽說脖子
的地方不可以讓人隨便亂扎」我說是的 ,不能隨便亂扎 ,但我是醫生 ,不會
給你隨便亂扎 ,話畢 ,我想既然病人有此顧忌 ,為了避免醫療糾紛 ,於是 ,
改扎崑崙 ,崑崙是足太陽肺胱經的俞穴 ,上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