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摸按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容式触摸按键-PCB 布线 1. 电源 A. 优先采用线性电源,因为开关电源有所产生的纹波对于触摸芯片来说影响比较大 B. 触摸 IC 的电源采用开关电源时,尽量控制纹波幅度和噪声。在做电源变化时,如果纹波不好控制, 可采用 LDO 经行转换 C. 触摸芯片的电源要与其他的电源分开,可采用星型接法,同时要进行滤波处理。 如果电源干扰的纹波比较大时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 2. 感应按键 A. 材料 根据应用场合可以选择 PCB 铜箔、金属片、平顶圆柱弹簧、导电棉、导电油墨、导电橡胶、导电玻 璃的 ITO 层等 但在安装时不管使用什么材料,按键感应盘必须紧密贴在面板上,中间不能有空气间隙。 B. 形状: 原则上可以做成任意形状,中间可留孔或镂空。我们推荐做成边缘圆滑的形状,如圆形或六角形, 可以避免尖端放电效应 C. 大小 最小 4mmX4mm, 最大 30mmX30mm,有的建议不要大于 15mmX15mm,太大的话,外界的干扰相 应的也会增加 D. 灵敏度 一般的感应按键面积大小和灵敏度成正比。一般来说,按键感应盘的直径要大于面板厚度的 4 倍, 并且增大电极的尺寸,可以提高信噪比。各个感应盘的形状、面积应该相同,以保证灵敏度一致。 灵敏度与外接 CIN 电容的大小成反比;与面板的厚度成反比;与按键感应盘的大小成正比。 CIN 电容的选择: CIN 电容可在0PF~50PF 选择。电容越小,灵敏度越高,但是抗干扰能力越差。电容越大,灵敏 度越低,但是抗干扰能力越强。通常,我们推荐 5PF~20PF E. 按键的间距 各个感应盘间的距离要尽可能的大一些(大于 5mm ),以减少它们形成的电场之间的相互干扰。当 用 PCB 铜箔做感应盘时,若感应盘间距离较近(5MM~10MM),感应盘周围必须用铺地隔离。 如图:各个按键距离比较远,周围空白的都用地线隔开了。但注意地线要与按键保持一定的距离 1 3. 绝缘材料 面板必须选用绝缘材料,可以是玻璃、聚苯乙烯、聚氯乙烯(pvc )、尼龙、树脂玻璃等。 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面板的材质和厚度不变,面板的表面喷涂必须使用绝缘的油漆。 在电极不变的情况下,面板的厚度和材质决定灵敏度。比如,3.2mm 厚的尼龙(Nylon )相当于2.8mm 厚的树脂玻璃(Plexiglas) 。通常,在厚度、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介电常数越大,灵敏度越高。 但在正常应用中,推荐使用介电常数适中的材质,比如树脂玻璃等。介电常数过小,会导致灵敏度差; 介电常数过大,发生误动作的几率会变大。 面板厚度的选择:通常在 0~3MM 。 4. 布局 A. CIN 电容尽量靠近 IC 放置,各个通道的 CIN 电容必须用铺地隔离。感应盘也要尽量靠近 IC,这样 感应盘到 IC 的连线就会最短 B. 布局时应尽量保证触摸 IC 到感应盘的距离基本平衡 5. 走线 A. 感应盘到触摸芯片的连线尽量短和细,如果 PCB 工艺允许尽量采用 5MIL 的线宽 B. 感应盘到触摸 IC 的连线不要跨越其他信号线。尤其不能跨越强干扰、高频的信号线 C. 感应盘到触摸 IC 的连线周围0.5MM 不要走其他信号线 D. 如果使用哪个 PCB 板上的铜箔图案做触摸感应盘,尽量使用双面 PCB ,触摸芯片和感应盘到 IC 引脚的连线应放在感应盘铜箔的背面(BOTTOM )。感应盘应紧贴触摸面板。 E. 触摸 IC 及其相关的外围电路要用 45 °网格铺地,网格中铜的面积不要超过总面积的40% 。连线周 围0.5MM 不能铺地。感应盘和铺地至少要有 10MM 的距离。感应盘正对的背面不允许铺地,也不 允许有任何大面积的铜箔和其他信号线。 2 TOP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