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固体地球的变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大部分的火山位於板塊邊界,而熱點是指地表一些 第 6 章 固體地球的變動 與板塊運動並不相關的火山活動異常地區,所以熱 ● 6-1 火山與地震 點不會在板塊邊界處 。 5. (A)(B)圖中可看到有些地震與地震帶、板塊邊界的 1 位置不符合 。(C)圖中看不出震源的深淺,僅知其 (D) 地震規模為 6.7 以上 。 火山活動多與板塊作用有關,中洋脊類型的火山活 7. 火山帶與地震帶都分布在板塊邊界上 。 動是板塊張裂所造成,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 8. 河流的產生與板塊運動較無相關 。 雅火山帶是與板塊的隱沒和造山運動有關 。 ● 6-2 板塊運動 2 1 1.(A) 2.(D) 1.(B) 2.(D) 3.(C) 1. 熱點是板塊內的火山活動,岩漿多來自板塊底下 軟流圈為低速帶,對應 S 波速變化圖可知大陸地 的地函,因此多為玄武岩質岩漿 。 區應自 115 公里處開始。而地殼與地函的交界面 2. 熱點若相對於地表的位置固定,當上覆板塊移經 (甲處界面)為莫氏不連續面。 熱點時,便會形成一個火山,故火山島鏈依年齡 2 的延伸方向就是板塊移動方向 。 1.(D) 2.(D) 3.(B) 4.(B) 5.(D) 6.(A) 3 熱對流的橫向移動是帶動板塊分離或聚合的主要 1.(D) 2.(B) 3.(A) 4.(C) 機制;熱對流在中洋脊處上升後往兩側反向遠離, 1.依地震帶名稱大致可分辨三大地震帶位置 。 直至與另一股對流物質碰聚後,帶動板塊相互碰撞 而隱沒。地震多發生在板塊碰撞錯動之處,板塊隱 2. 中洋脊地震帶是由中洋脊和轉形斷層所構成的 沒至地底深處後的岩層錯動才會有深源地震,投影 地震帶,是張裂性和錯動性的板塊邊界 。 至地表往往是出現在褶皺山脈處或島弧附近。其他 3. 此處板塊的岩層錯動皆在近地表處,所以屬於淺 有關板塊邊界的地質作用比較,可參考重點整理的 源地震 。 表格內容 。 4. 環太平洋地震帶多為較深的板塊隱沒帶,因此有 3 深源地震 。 4 1.(C) 2.(D) 1. 板塊聚合處會產生海溝、褶皺山脈等隱沒帶地 (D) 形,板塊張裂處會形成中洋脊,而中洋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