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技术实验
Biotechnology Experiment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生物技术实验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涵盖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学科领域中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通过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蛋白质分离纯化与含量测定、核酸提取分离纯化与含量测定、分子杂交、基因扩增、细胞培养与传代等技术原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以科研促进教学,将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熟的新实验技术引入学生实验教学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基本内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在区带电泳原理的基础上,以孔径大小不同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物,采用电泳基质的不连续体系(即凝胶层的不连续体系、缓冲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性、pH的不连续性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使样品在不连续的两相间积聚浓缩成薄的起始区带(厚度1—2mm),然后再进行电泳分离。
基本要求 :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熟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操作技术。
2、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蛋白质
基本内容:凝胶层析法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又称分子筛层析法,排阻层析法。凝胶本身是一种分子筛,它可以把分子按大小不同进行分离。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阻滞作用小)而沿凝胶颗粒间隙最先流出柱外,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阻滞作用大),流程长,流速缓慢,最后流出柱外,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得到分离。
基本要求 :掌握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了解核酸—蛋白检测仪及部分收集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3、动物组织细胞内DNA的分离和含量测定
基本内容:用适当方法将细胞破碎,使DNA处于易被抽提的状态,从脂类、蛋白质等物质中将DNA分离出来并去除RNA。DNA碱基中含有的共轭双键对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用波长260nm紫外光与标准DNA比色测定,即可求出样品中DNA的含量。
基本要求:熟悉从新鲜动物组织中分离DNA的方法,掌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NA含量。
4、酵母蔗糖酶米氏常数(Km)的测定
基本内容: 蔗糖酶在pH 5.0缓冲液中与不同浓度的蔗糖混合,恒温培养,经过规定时间生成一定数量的还原糖。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共热使二价铜(Cu2+)还原生成氧化亚铜,氧化亚铜再使磷钼酸还原成钼蓝,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钼蓝,并进而判定还原糖的生成量,以此代表反应开始阶段的初速度(V)然后以不同底物浓度的倒数按林—贝氏作图法,从横轴上截距求出Km值。
基本要求:了解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及Km值的意义,掌握蔗糖酶Km的测定方法。
5、Vc的性质、含量测定
基本内容: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酚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酚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基本要求:了解维生素C的主要性质,学会测定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6、Lowry氏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基本内容: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铜结合生成复合物,Folin-酚试剂中的磷钼酸盐-磷钨酸盐被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还原,产生深兰色(钼兰和钨兰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蓝色深度与蛋白的量成正比。在500 nm处测定样品吸光值,确定其蛋白质含量。
基本要求:学习Lowry氏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分光光度法。
基本要求:了解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学习酶活性的判定。
7、人类非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基本内容:利用显微照相装置拍摄人类非显带染色体的图像,并且将其放大成染色体照片;然后根据国际上统一的标准,按染色体的长短、着丝粒的位置、随体的有无等指标,将人类的46条染色体分成7个组并编上号,最后再将染色体剪贴到专门的实验报告单上,从而制成染色体核型(karyotype)图,并检查正常与否。这个过程就称为核型分析。利用核型分析可以检查人体的染色体数目是否正常,并可发现较大的染色体畸变以及判定性别等。
基本要求:熟悉正常人类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特征,掌握非显带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方法。
8、X染色质制备与观察
基本内容: 正常女性的间期细胞核中紧贴核膜内缘有一个染色较深的椭圆形小体,即X染色质。通过采取口腔黏膜细胞作为检查材料,经染色后可进行观察。
基本要求:熟悉X染色质标本的制作方法,掌握细胞核染色方法。
9、小鼠骨髓染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