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命世界的交互作用
第一章 生命世界中的交互作用 金明鏡 老師 1-1 生命世界的組成 生產者 消費者 分解者 生產者(自營生物) a.具葉綠素可行光合作用製造葡萄糖者 (太陽能?化學能) 例: 綠色植物、藻類、藍綠藻. 光合細菌 生產者(自營生物) b.在進行化學反應的過程中獲得能量(無機物?有機物) 例: 硝化細菌 NH4+?NO2-?NO3- 消費者(異營生物) 本身無法直接利用太陽能,需攝食他種生物獲得能量. 依其攝食對象不同,可分為: 初級消費者:草食性. 二級消費者:肉食性、雜食性 三,四級消費者…. 清除者:腐食. 以動植物屍體為食 分解者 分解動物的排泄物,排遺物或生物遺骸為生者. 例: 腐生細菌. 真菌. 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 細胞包含… 蛋白質、醣類、脂質、核酸、維生素、礦物質、水 組成元素: 碳氫氧氮磷鉀鈣硫鈉鎂氯鐵錳矽 細胞的主要成分 無機物 水、礦物質 有機物 醣、蛋白質、脂質、核酸、維生素 1.生物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 (平均65%) 2.水是良好溶劑 3.水有高的比熱,為溫度的穩定劑 4.可輕微解離,影響酵素活動。 醣類(碳水化合物) 組成元素:C、H、O 分類: 單醣 雙醣 多醣 雙醣 包括: (a)麥芽糖+H2O ?葡萄糖+葡萄糖 (b)乳糖 + H2O ?葡萄糖+半乳糖 (c) 蔗糖 + H2O ?葡萄糖+果糖 醣類功能 蛋白質功能 脂質 包括: 脂肪、油、磷脂、膽固醇… 組成元素: 脂質的功能 a.供能.儲能(9卡/1g) b.保溫 c.構成細胞膜.形成賀爾蒙 核酸功能 a.遺傳 b.間接控制細胞的生理 1-2 能量的流轉 你如何獲得能量? 吃與被吃 食物鏈:吃與被吃的關係 食物網:網狀食性關係 能量流轉的特點 1.能量來源是太陽能 2.植物將太陽能?化學能,傳遞使用 3.能量在不同階層中轉移,會層層耗損 10%法則,1/10定律(耗損90%,傳遞10%) 4.能量在流動過程中,大部份的能量轉為熱能而散失.不能循環利用。 因此能量的流動呈單向,開放式. 生態塔的特點 a.塔底(塔基):生產者 塔頂:最高級消費者 b. 越上層所得能量越少。 c.越往塔底生物質量.能量總和越多 d.營養階層越少,越經濟。 我愛家人 我愛朋友 我愛你 我愛礦物 我愛植物 我愛動物 我愛祢 我的靈魂是有重量的 ~大S.蝴蝶飛了~ 1-3元素循環 生物自自然環境中取得元素構成體質,又經呼吸、排泄作用和分解等作用下,元素返回自然環境 碳循環、氮循環、硫循環、 磷循環 元素循環是不斷循環、封閉的 碳循環(碳氫氧循環) 我們的身體何處需要碳?? 醣、蛋白質、脂質… 環境中的碳源有: 1.大氣中的CO2 2.岩石中的碳酸鹽 京都議定罰則 若不遵守 2005-2007年:每噸CO2-40歐元 預計2008年:增加到100歐元。 顯見二氧化碳已成為有價商品。 隨手關燈可減少3.6公斤/1年。 氮循環 身體何物質需要氮構成?? 蛋白質、核酸 環境中的氮源: 大氣中的N2 (佔78%) 小功臣:土壤中的微生物 氮循環 固氮作用 N2?NH3?NH4+ 藍綠藻or固氮菌 硝化作用 NH4+?NO2-? NO3- 亞硝酸菌、硝酸菌 氨化作用 蛋白質? NH3 分解者(腐生菌) 脫氮作用 NO2- 、NO3- ?N2 閃電作用 N2 ? ? NO3- 同化作用 根吸收NH4+、 NO3- ?氨基酸、蛋白質 想想看? 為什麼農夫不必到肥料店中購買碳肥,但卻需買氮肥? 為什麼堅硬的土地上不長植物?農民為什麼必須時常翻耕田裡的表土? 硫循環 身體何物質需要硫構成?? 蛋白質 環境中的硫源有: 1.大氣中H2S、 SO2 2.岩石中的硫酸鹽 磷循環 身體何物質需要磷構成?? 核酸(DNA RNA)、骨骼、ATP 環境中的磷源有: 岩石中的磷礦(磷酸鹽) 沒有以氣態的形式存在 1-4生物間的互動關係 掠食:捕食引起 競爭:爭奪資源 寄生:一方獲利一方受害 共生:片利、互利 掠食 動物以他種動物為食的行為 掠食者獲得維持生命的物質 獵物的適應與淘汰 寄生 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種生活在另一種體內或體表之一部份,其中一方受利(前者),而另一方受害(後者)。 蛔蟲、寄生蜂、菟絲子 共生 片利共生 兩種生物中,一方受利,而另一方既無利亦無害。 印首魚與鯊魚 附生植物與喬木 共生 互利共生 兩種生物均互蒙其利的現象。 地衣(藻類與菌類) 白蟻與腸道中的鞭毛蟲、 豆科植物與根瘤菌、 刺槐與螞蟻 競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