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新格局中的生产和金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经济新格局中的 生产和金融 这个讲座想传递什么信息? • 眼界 – 全球经济发生了什么?将会发生什么? – 中国经济的未来会如何? • 定力 – 经济的基本趋势取决于什么? – 企业的基本对策是什么? 为什么要关心全球经济? 中国的外贸状况 全球经济怎么了? 蓝色:世界工业生产;红色:世界商品出口 资料来源:IMF 《世界经济展望》2009年1月28 日 G20伦敦峰会,2009年4月2 日 全球的经济和金融 • 生产的全球化 – 生产链条的分割外包活动 –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 金融的半全球化 – 发达国家的金融力量 – 超国家力量(例如对冲基金) – 中国的金融开放度很低 芭比娃娃 沙特阿拉伯 石油 台湾 塑料 中国 美国 棉花布料组装 日本 颜料、模具 增加值:$0.35 尼龙丝 出口价:$2 美太公司利润:$1 玩具店售价:$9.99 资料来源:洛杉矶时报,1996年9月22 日 生产要素的全球共享 • 第一次全球化:英国工业革命到一战 – 国际贸易占GDP 比重从10%上升到20 % – 国际资本流动占GDP 比重从7 %上升到20 % • 第二次全球化:二战后至今 – 国际贸易占GDP 比重上升到40 % – 国际资本流动占GDP 比重从1973年的5 %上升 到21世纪初的21 % 全球的金融格局 • 国际货币体系 – 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至1973年 – 布雷顿森林体系II • 金融的半全球化 – 对冲基金、私募基金、主权财富基金 布雷顿森林,美国新罕布尔州 • 怀特计划 – 美元为储备货币的 固定汇率制度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国际重建和发展银行 (世界银行) • 凯恩斯计划 – 世界储备货币 班克(bancor) – 世界中央银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II (“金融恐怖均衡” ) 亚洲 美国 储蓄 消费 美国消费蹿升 引自:斯蒂芬·罗奇的研究报告(2009年2月18 日),摩根士丹利网站 美国储蓄率降到零 引自:斯蒂芬·罗奇的研究报告(2009年2月18 日),摩根士丹利网站 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引自:斯蒂芬·罗奇的研究报告(2009年2月18 日),摩根士丹利网站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