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竹鼠消化管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江苏农业科学.PDF

中华竹鼠消化管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江苏农业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竹鼠消化管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第45卷第2期 — 145— 王秋华,莫德桂,黄宏业,等.中华竹鼠消化管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145-148.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7.02.043 中华竹鼠消化管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 1 1 2 1 1 王秋华 ,莫德桂 ,黄宏业 ,秦 津 ,宋小白 (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2.广西北斗星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为了解竹鼠消化管的特征,通过解剖、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方法对中华竹鼠进行消化管解剖及组织学观 察。结果表明:中华竹鼠的胃为单室胃,呈U形;肠道较长,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较细小,盲肠较粗大;消 化管壁为4层结构,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食道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胃、小肠、大肠黏膜上皮为单 层柱状上皮;食道黏膜肌层较厚,胃、小肠、盲肠、结肠的黏膜肌层较薄。   关键词:中华竹鼠;消化管;解剖学;组织学 +   中图分类号:S852.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2-0145-04   竹鼠(RhizomyssinesisGray)别称竹狸、冬芒狸、竹根鼠、 中华竹鼠解剖后,将食管、胃无腺区、胃有腺区、十二指 竹根猪,因其以竹的地下茎、根、嫩枝、茎为食而得名,是我国 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盲肠等组织各取 1小段放入 10% 南方一种皮肉兼用、药用价值较高的野生动物。自20世纪 多聚甲醛水溶液中固定,经脱水、透明、HE染色制成常规组 90年代人工驯养竹鼠成功以来,竹鼠因其开发价值高、市场 织片,采用显微镜观察。 需求大、养殖投入小、经济效益高而成为一种新型养殖业。我 2 结果与分析 国野生竹鼠有5种,分别为中华竹鼠、银星竹鼠、大竹鼠、暗褐 竹鼠、小竹鼠,人工养殖以银星竹鼠数量最多,其次为中华竹 2.1 中华竹鼠食管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 [1] 鼠 。目前,国内学者对竹鼠的研究以生物学特点、生态 食管分为颈段、胸段、腹段,管腔呈圆形,肌层发达,富有 学[2-5]、人畜共患病原[6-8]、疾病预防诊断[9-12]、人工驯养技 伸展性,食管腔内可见数条纵行皱襞。管壁由黏膜、黏膜下 术、繁殖技术[13-18]居多。黄复深等对中华竹鼠的肾上腺结构 层、肌层、外膜组成(图1)。黏膜分为上皮、固有层、黏膜肌 [19] 进行了观察 ,而其他关于竹鼠各器官解剖及组织学的报道 层,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上皮细胞达几层至十几层;固有层 很少见。本研究对竹鼠进行消化管解剖及组织学观察,以期 为疏松结缔组织,可见小血管、食管腺导管、淋巴组织(图2); 为进一步了解竹鼠的消化特点提供依据。 黏膜肌层为散在的纵行平滑肌束。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 织,内含大量发达的食管腺(图3),属复管泡状混合腺,食管 1 材料与方法 腺内含丰富的黏液性腺泡。肌层分为内环、外纵2层,以疏松 1.1 试验动物 骨骼肌束为主,并有少量平滑肌混合存在,分层不明显。外膜 试验采用外观健康、解剖无病灶、8~13月龄、体质量为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0.85~2.00kg的中华竹鼠,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农竹鼠养殖 场提供。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乙醇、二甲苯为分析纯,其他试剂均为化学纯。4590型包 埋机(日本Sakura精密技术公司),RM211型轮转切片机(德国 Leica公司),PM-10AD型显微镜(日本Olymp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