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及应用分析-东北电力大学
第38卷第5期 东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Vol.38,No.5
2018年10月 Journal Of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ct,2018
- - -
文章编号:1005 2992(2018)05 0054 10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及应用分析
洪文鹏,滕 达
(东北电力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
摘 要:与传统的集中供能方式相比,分布式冷热电联供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结构,具有节约能
源、环保性好、启停灵活等优点.从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的基本含义、系统特点、集成方案、目前国内的发展
状况以及发展中关键性问题等方面展开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借助于压缩式热泵对排烟余热深度回收
利用技术,进一步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为我国发展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提供重
要参考.
关 键 词:分布式能源;冷热电联供;能量梯级利用;集成方案;发展现状
+
中图分类号:TK01 9 文献标识码:A
人类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离不开能源,然而伴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
[1]
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占比中煤炭占
所有消耗量中的66%、石油占所有消耗量中的18%、然而污染物排放量最少的天然气仅占6%,而世界
[2]
的平均水平是燃煤比例为26.5% .我国由于煤炭消耗所占比重过高,导致我国碳排放总量占全球范
围碳排放总量的1/ 4.不仅是二氧化碳,煤炭、燃料油等燃烧产生大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大量固体
颗粒物的排放,导致近年来我国频出现酸雨和雾霾天气[3~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
紧迫问题.
1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简介
1.1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基本含义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Distributed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DCCHP)不同于传统集中
供能(Concentrated Energy System,CES),是指以小规模、小容量(数千瓦至50 MW)、模块化、分散化的方
式安装在用户附近,同时在向用户输出热能、电能、冷能时,可以采用单供或联供的方式[6~7].这是一种
新型的能源系统,采用“分配得当、各得所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提高化石能源的综合利用效
[8]
率,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可称之为“第二代能源系统” .
天然气作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主要燃料,天然气经过燃烧后,内在化学能转化为700 ℃ ~
1500℃的高品位热能,首先利用这部分热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然后对中、低位热能逐级利用,200 ℃ ~
500℃的热能可以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热源进行供冷或对外供应高压蒸汽,而200℃以下的热能则可以
通过换热器供应热水或低压蒸汽,实现对天然气多级多次利用[9~15].
- -
收稿日期:2017 08 29
基金项目:吉林省重大科技招标专项(NO.20170203006SF)
-
第一作者:洪文鹏(1970 ),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多相流理论及应用技术,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
-
通讯作者:滕 达(1992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及优化技术
电子邮箱:274960220@(洪文鹏);tengda8013@163.com(滕达)
第5期 洪文鹏等: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及应用分析 5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