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水一江洲
【走向身边的园本教材之一】
主 编:王海英
副主编:唐兆琴 王美娟
编 委:王海春 姚秋萍
编 辑:耿志兰 黄晓琴 吴 亚 冷 霞
杨亚明 周 萍 董云静 张桂华 徐 云
高 莉 季玉婷 黄 露 郭 娟 唐 燕
目 录
1.我们的家——新坝(幼儿主题活动综述)
2.主题网络图
3.子主题:青青芦柳竹(大班)
4.子主题:天堑变通途(大班)
5.子主题:苦瓜茶韵(大班)
6.子主题:民乐悠悠(大班)
7.子主题:片片三叶情(大班)
8.子主题:我送亲人过大江——走进渡江文化园(大班)
9.子主题:泊船江洲(中班)
10.子主题:孺子精神——走进五一牛场(中班)
11.子主题:开心车族(中班)
12.子主题:别墅风情(中班)
13.子主题:三鲜美名扬(中班)
14.子主题:瓜田果香——走进黄山套果园(小班)
我们的家——新坝
[幼儿主题活动综述]
扬中市新坝镇中心幼儿园
人生于世,温馨是家。家的给予、家的灯光、家的笑语、家的浓情……永远是我们温情敦厚的寄托。徜徉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穿越时空,沐浴在阳光的怀抱里,拨开孩子的内心世界,引领稚嫩的足迹踏遍苏中第一镇的每一个角落。新坝,我的家,我们的家,我们最亲、最可爱的家。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我们独揽天堑、江河、船只,我们喜看瓜果飘香、芦柳掩映、别墅风情,我们聆听民乐悠悠,我们茗品苦瓜茶韵,我们共赏三鲜美味,我们同构锦绣明天……
一、主题来源
生活即教育。结合省编幼儿教育综合教材上学期大班《小小升旗手》、中班《国庆节到了》、小班《我喜欢》主题的实施,利用身边的“活”资源,从孩子生活的天地出发,从幼儿关心的话题说开去,《我们的家——新坝》这一主题活动迎刃而生。我们试图以“长江”沿岸文化为载体,践行《指南》。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国”的象征,长江边的孩子喝得是长江水,每天吹来的是长江风,欣赏的是长江景,“船”“渔”“桥”“民乐”“江边民俗文化”“原新坝镇长江集团企业文化”“我送亲人过大江”纪念馆等时时都浸润着孩子的心灵,将来孩子们还要走出长江,建设美好家园。让孩子们走进新坝,了解新坝,畅想新坝美好的未来,让他们的所好、所见、所闻、所知、所做、所思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得到共鸣、拓展与延伸,让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在孩子心中渐渐绽开涟漪,让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在生活教育中孕育开花!
二、主题目标
孩子是主题活动的主人。借鉴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观念,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兴趣要求,我们首先明确了主题活动的总体目标,即幼儿能主动参与、感知,初步了解新坝的风土人情,乐意参加实践探究活动,能大胆选择和尝试,能对新坝的未来进行创造性的设想,同时根据小中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明确了各年龄段发展目标,目标的确定为主题的实施奠定了前进的方向。
三、主题实施
主题网络分解:
正如《纲要》中所指出的,“幼儿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 “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
兴趣是幼儿认知世界的巨大动力。 “我们的家——新坝”整个主题活动立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从孩子周围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家乡特产、社会生活出发,活动时间为六周,小、中、大班根据大主题结合幼儿的发现和孩子的好奇趋向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放开孩子的头脑、双手和嘴巴,走进村镇,走进田野,走进厂企,生成开展相应的小主题活动,分别是:
大班的《民乐悠悠——走进长鸣乐器》、《天堑变通途——桥》、《桥架母线之乡》、《青青芦柳竹》、《片片三叶情》、《苦瓜茶韵》六个小主题;
中班的《孺子精神——走进牛场》、《开心车族》、《泊船江洲》、《别墅风情》、《三鲜美名扬》五个小主题;
小班的《瓜甜果香——走进黄山道果园》主题。
(二)主题实施脉络:
蒙台梭利说,儿童是上帝派来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世界的发现者。“我们的家——新坝”主题活动实施过程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及经验感知特征,用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点燃孩子的智慧之火,激发幼儿的探索之欲,开启孩子的创造之门。
孩子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幼儿可塑性很强,他们以直接经验和实际操作活动为心理发展基础的学习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幼儿为中心,注重让幼儿去亲身体验,感受快乐,自主互动,探索发现。为此,我们一步步明晰了本课题的实施脉络,即按照 “我看见——我尝试——我向往”的脉络层次逐步展开。“我看见”即孩子们通过谈话、调查、采访、参观等交流所见所闻所知所得,“我尝试”即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开展游戏、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