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甘薯》地方标准编制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 《鲜食甘薯》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由来及说明 甘薯是重要的薯类作物,作为鲜食之用,甘薯味道甜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余种元素。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甘薯具有多种特殊的“药用价值”。首先,甘薯有抗癌作用。其次,甘薯块根中含有大量粘液蛋白、粘液多糖等,它们能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还能保持呼吸道、消化道、关节腔的润滑。另外,甘薯富含钾、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6,这5种成分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在世界甘薯产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作鲜食。在欠发达国家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发达国家甘薯是重要的营养保健食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2012年生产甘薯7314万吨(FAO, 2012),占全世界甘薯总产量70%以上。在全部产出当中,有一半以上是用作鲜食甘薯。陕西是西北五省当中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年总种植面积70万亩左右,总产量约17万吨,总产能的90%用作鲜食。但长期以来,陕西省的鲜食用甘薯生产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标准。 基于此,编制陕西省适合甘薯产业发展的地方标准,可以规范行业对于产品的技术要求以及试验方法等,促进产业的进步和发展,更好的使陕西的鲜食甘薯产品与全国甚至国际接轨,为鲜食甘薯产业与全国甚至国际接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产品的合同订立和产品交易提供技术支持。编制此标准,对于规范鲜食甘薯市场,促进鲜食甘薯标准化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2、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国内还没有鲜食甘薯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DB51/T1055—2010也仅对鲜食甘薯中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作了标准化规定,而对决定商品性的形态特征和品质特性没有涉及。其他与甘薯相关的标准DB22/T 2143-2014 无公害农产品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HYPERLINK "/standard/sort/15/25201.html" \o "DB13/T 1316-2010 甘薯储藏技术规范" \t "_blank" DB13/T 1316-2010 甘薯储藏技术规范等则与鲜食甘薯的相关性较小。另外,鲜食甘薯的分级标准由于受不同终端消费群体的影响而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因此,编制鲜食甘薯地方标准对于规范甘薯行业生产是十分必要的。 3、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从2015年5月开始,由渭南市合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具体承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协作。 本标准制定严格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要求进行。 从承担标准编制任务开始,标准编写人员就开始收集国内有关食用甘薯生产及与之相关的有关资料,同时召集陕西省同行业的专家、企业家、种植大户共同讨论,获取了关于食用甘薯生产的整套资料,并在认真听取了甘薯生产领域相关专家建议后,参照相近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确定了本标准中的各项指标。 随后,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广泛查阅了陕西近年来审定(鉴定)的食用甘薯品种的详细资料后,对在陕西甘薯主栽区种植的食用甘薯品种进行了样品的随机筛选,并送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试中心进行检验,在大量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完成了本标准中各项技术指标的初步定值工作。 最后,在广泛征求各方专家和种植大户、营销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后,完成了《鲜食甘薯》标准初稿。 3、起草组成员及承担任务 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 陈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 陈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标准编制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农残指标与国家现行标准接轨,甚至严于现行国家标准,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感官指标和品质指标,并注重标准内容的可操作性。 (1)科学性 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采用文案调查法、专家座谈法、现场调查、试验验证等多种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标准内容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2)客观性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食用甘薯生产及消费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标准内容切合甘薯生产及终端消费群体对食用甘薯认知的实际,没有对食用甘薯的感官指标及品质指标做过于严格的要求。 (3)可操作性 标准中所涉及的操作流程清晰,量化指标科学合理,提出的方法、要求易于操作,对于食用甘薯生产及消费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标准条文和主要技术指标的说明 1、标准项目设置、产品分级 本标准参考LS/T3104-1985《甘薯(地瓜、红薯、白薯、红苕、番薯)》、DB51/T1055—2010《鲜食甘薯》、NY/T 2642-2014《 甘薯等级规格》及国家标准GB 15618—1995《国家无公害粮食质量安全指标》、GB 2763—2005《食品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