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含油气盆地 的变格与特征
郭 占 谦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 要 中国陆壳有其 自身独具 的特殊性 。中国陆壳 的核心中国地 台是全球九大地 台中规
模最小并沿纬 向延伸 的一个 ;泛大陆形成后 由于太平洋板块 的生成及 印度洋 的扩张,中国陆壳
处于 四面受挤 的地球动力环境之 中。中国大 陆岩石 圈出现下拱上张 的应力反应 ,使 中国大地构
造格局 出现 以断裂运动为特征 的断块构造性质 ,并使 中国含油气盆地 的成盆机制从前侏罗纪的
大洋张开与 闭合 的槽 台体制转变为大 陆张开与 闭合 的裂谷体制 ,构造格局从前侏罗纪东西 向延
伸 的纬 向构造转变为侏罗纪 以来东部 出现北北东 向延伸 的经 向构造 ,沉积格局从前侏罗纪 的海
相沉积为主转变为侏罗纪 以来 以陆相为主 。中国含油气盆地呈现一个转折 、两个世代 、三种变
格 ,含油气盆地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四个群落 ,使 中国含油气盆地具有沉积岩与火 山岩共有 的
水火二元结构地层格架和深 断裂控制盆地及 内部构造格局 ,两种物质来源又带来 多种资源 、多
种生烃模型与深断裂控制油气田分布等石油地质特征。
关键词 特殊性 变格 特征与模型
前 言
国外一些地质学家将 中国含油气盆地统称为复杂型或中国型盆地,以示与其他大陆含油
气盆地 的不同;近年来 国内不少专家对复杂 的中国含油气盆地开始予 以关注 。西北大学赵重
远与刘池阳教授称之为改造型盆地。
毛泽东 曾在 《矛盾论》中指 出: “各种物质运动形式 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这种特
殊 的矛盾 ,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研究中国含油气盆地 ,若从 中国含油
气盆地所处地壳块断的特殊性入手 ,研究其地层格架、构造格局、油气生成格式、油气资源
格式与油气分布格式的时空演化,可能反映出中国含油气盆地 的特色,显示其与众不 同的风
格 。据此 ,笔者试从上述诸方面与 同行讨论 中国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并称之为 中国含
油气盆地 的变格 。
一 、中国陆壳的特殊性
地壳结构是地球发展过程 中不断变动 的演化结果,是盆地分布与类型 以及沉积盆地结构
特征 的控制 因素 。正如著名石油地质学家 布罗德所指 出的: “只有对一部分地壳在地
质发展历史进程 中所经历 的全部加 以考虑 以后 ,才能够对整个盆地或其个别部分进行彼此之
间 的 比较 评价 。,,
中国陆壳的核心 中国地台是全球九大地 台中面积最小的一个
地球形成 以后 ,地球外壳 岩石圈的张开形成了地槽与地 台,全球 出现 了九个地 台型的
大陆地壳 。在全球九个地台区中,中国地台区是最小的一个 (图
。
北美地 台区是中国地 台区的 倍 ;东欧地 台区是中国地台区的 倍;西伯利亚地台
区是中国地台区的 倍;南美地台区是中国地台区的 倍;非洲地台区是中国地台区的
倍 ;印度地 台区是中国地台区的 倍;澳大利亚地 台区是中国地台区的 倍 ;南极
大陆地台区是中国地台区的 倍 。中国陆壳 的核心 中国地 台的这一特殊性 ,决定了中
国陆壳的构造活动应较其他大陆地壳更为活跃 ,这种特殊性在侏罗纪以来更加 明显 。
中国大陆地壳的核心 中国地 台是惟一长条形东西延伸 的地 台
全球地 台区规模与分布 图告诉我们 ,在全球九个大陆地壳 的地 台区中,只有 中国大陆地
壳 的形态为一长条形 ,并且长轴呈东西 向,平行于赤道 ,与纬线延伸方 向一致 。中国大陆地
壳 的这一形态特征决定 了中国大陆地壳在震旦纪至二叠纪 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