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绘画艺术浅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大山人绘画艺术浅谈 八大山人绘画艺术浅谈 摘要:八大山人,姓朱、名奁,是明末清初杰出的书 画家、诗人,与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高僧”。绘 画精于花鸟、山水,尤以花鸟画著称于世。他以极其简练 的笔墨,不同凡响的构图,人格化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清 王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开创了元明以来所没有新 风貌,对后世绘画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 键词:八大山人花鸟寄情精简奇特 朝的愤懑之情和对明朝的怀念,寄寓了自己愤世嫉俗 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他的绘画达到了 “笔简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书画家、诗人,与石涛, 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高僧”。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 子江西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生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 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姓朱,名奁, 字法崛,号刀庵、个山、雪个、驴屋、灌园老人、八大山 人等,一生所用名号多达55个,以八大山人的名声最著。 八大山人天赋很高,自幼受祖辈的艺术教养,8岁能写诗, 11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19岁时,清 兵入关,他遭受到国亡家破之痛,忧伤悲愤无处发泄,由 口吃而佯作哑子,在门上贴个大“哑字”,不与人语,2 3 岁时在奉新山削发为僧,过了十三年的僧侣生活。还俗后 不久,在江西南昌修建青云谱道院,韬光养晦,取名朱道 朗,字良月,号破云者。 由于八大山人是明皇室的后裔,处于国破家亡的年代, 悲伤之情自然溢于言表。同时造就了他沉郁,孤独,怪癫 的个性,加上当时政治上的高压,使得他只能潜心于艺术, 并通过笔墨来表达他愤懑和郁结不平之气,他一生主要从 事书画创作,是一位极富个性、创造性的书画家,擅长绘 画,书法、诗词、篆刻等。绘画精于花鸟,山水,尤以花 鸟著称于世。他的花鸟画继承了明代陈淳、徐渭写意的技 法,但画风比陈淳更冷峻清逸,比徐渭更狂放怪诞,寓意 也更深刻,达到了 “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朱奁 的山水画原宗董其昌,兼取黄公望、倪瓒之法。明之后则 山水气象为之一变,意境枯索荒寂,绝非董其昌的秀逸平 和,于苍凉凄楚中迸发出雄强悲壮的气质,体现了其孤愤 而坚毅的心境。朱奁的山水画虽有艰涩冷漠的特点,但他 作画不拘常格,自由奔放。笔的轻重,墨的浓淡都体现出 作者瞬间的直觉判断。曲折起伏的山石形态不类常形,而 是“超以象外”的高度加工提炼的丘壑形象。朱奁在“似 与不似”间获得了本质的真似。八大山人的书法也是独树 一帜,成就极高,只不过画名掩盖了书名,黄宾虹曾认为 八大山人“书法第一、画第二”。他的书法早年学欧阳询的 楷书,行书师黄庭坚、米芾、董其昌,后又临钟繇、王羲 之的书法,晚年善用秃笔,线条粗细均匀,布置大小参差, 流畅圆润,刚劲内敛,处处表现出傲岸不驯的笔致情态。 八大山人的艺术特色总体可概括如下: 一、缘物抒情——挥之不去的明朝情结 明朝灭亡之后,明朝知识分子在清政府的高压政策和 怀柔政策作用下,一部分转而跟清政府妥协,象清初的 “四王”(王时敏、王t军、王鉴、王原祁)即是如此,而一 部分却拒绝与清王朝合作,逃避现实,寄情于山水之中, “四僧”就是其中的代表。髡残、石涛、弘仁、朱奁四位 僧人,他们均为明代遗民,明灭亡后出家为僧,以示不臣 服于清廷。他们在绘画中或抒写身世、或寄托亡国之痛、 或表现出不为命运屈服的旺盛生命力。具体到“四僧”每 个人又有所不同,弘仁、髡残、石涛的主要艺术成就在山 水画方面,他们有强烈的反清思想,甚至于有反清的行动 (如髡残曾参加南阳抗清队伍)。他们把心中对故国的一片 怀恋之情,通过手中之笔从那暗含着勃勃生机的山水作品 中表现出来,但他们在绘画中更侧重于艺术本身规律的探 索。如弘仁以家乡黄山为貌,将习见之层峦陡壑,老树虬 松加以提炼,由大小几何形山石组成山峰,疏密有致乔木 奇松点缀其间,空勾少皴的简练疏淡形式独创了自己的山 水风貌,而成为“新安画派”的奠基人。髡残虽于王蒙 (密体)处得益甚多,但更重视以造化为师,尝言“登山 穿原,方能造意”,变前人之法以适自我之意,由此产生了 他富有创新的山水画作用。石涛更是在长期实践中一直坚 持独创,他痛感当时“诸名家,动辙仿某家,法某派”的 风习,高呼“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之 我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 揭我之须眉。”通过“捷尽奇峰打草稿”进行艺术概括,作 画以墨为法,淋漓泼辣,成为清初文人画巨匠。他们三人 都非常重视外师造化,来自自然而又有高度加工,既求形 象丰富的自然美的表现和意境的创造,又着重于艺术规律 探索。而朱奁却与他们有所不同,朱奁更着重的是内心情 感的表达。同样是山水画,朱奁所描绘的是心中之山水。 多取荒山剩水,渺见人烟,树木歪斜,枯枝败叶之景,意 境荒凉孤寂。 而最能表现朱奁内心情感的是他的花鸟画。我们先来 看这样一幅画面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