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四单元 ·第16课 滑铁卢之战 新课导入 “滑铁卢之战”是世界军事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这一战役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生涯,也从战术、战略的角度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阅读茨威格的这篇文章,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的笔,用历史回望者的眼光审视这个影响整个欧洲历史进程的伟大战役。 学习目标 1.了解滑铁卢之战的过程及拿破仑其人,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 2.把握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征的特点。 3.学习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会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等。小说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传记有《三位大师》等。 背景简介 拿破仑战争期间,欧洲反法联盟军队同法军于1815年6月在比利时滑铁卢地区进行了决定性会战。1815年3月初,拿破仑在法国南部登陆,一路聚集旧部,进入巴黎,再登帝位。英、俄、普、奥等国组成反法联盟,决心彻底打败拿破仑。拿破仑于1815年6月15日率军进入比利时境内,次日发起利尼之战,打败布吕歇尔统率的普军并分兵追击,主力转向英荷联军。18日,英国元帅威灵顿率军在滑铁卢以南占领阵地,阻击法军。激烈交战之后,法军因援军未到而全线溃退,拿破仑逃离战场。 检查预习 怯懦(nuò)疲惫不堪(kān) 倏然(shū) 污垢(gòu) 色子(shǎi)色彩(sè)牝马(pìn) 检查预习 ①鸿篇巨制:形容大部头的作品。 ②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③灭顶之灾:比喻毁灭性的灾难。灭顶,水漫过头顶。 ④疲惫不堪:非常疲乏。 ⑤惟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⑥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⑦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险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特写是报告文学的一种。它用文学语言和文学手法描述社会生活中富有典型特征的片断,及时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场景、气氛,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特写的主要特点在于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有机统一。它既不同于新闻报道又区别于文艺小说。特写分为两类:一类是事件特写,以描写真实事件为主;另一类是人物特写,以描写真实人物为主。 本文是一篇历史特写,真实再现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滑铁卢之战。 文体简介 课文朗读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滑铁卢之战 把握情节 滑铁卢的上午 拿破仑战前检阅 格鲁希的错误 格鲁希唯命是从 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 格鲁希错误决定的一瞬间 滑铁卢的下午 格鲁希援兵仍未赶到 决战 拿破仑误把普军当援兵 尾声 格鲁希导致败局 初读感知 导思1.滑铁卢战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导思2:本文是如何再现滑铁卢之战的宏大场面的? 背景 细节落笔 导思4.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因素有哪些? 客观评价 关键词: 胆识 导思3.格鲁希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物性格 合作探究 开篇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解答。这几句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交代了大战之前恶劣的天气;另一方面渲染了惨淡的气氛,暗示了战争的结局,为下文写拿破仑在战争中的惨败埋下伏笔。 合作探究 2.第①段写拿破仑检阅部队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属于大场景的场面描写,将阅兵的场面描写得壮观、热烈、宏大,营造战前紧张氛围,与决战时拿破仑军队战败溃退形成对比,使得战争结局的悲剧效果显得更加浓郁。 合作探究 3.结合下文,说说“格鲁希的错误”具体指的是什么。 ①死抱着那道追击普军的命令; ②胆小怕事、唯命是从,不相信自己,不相信显而易见的信号而一误再误; ③没有及时派队伍去增援。 重难点突破 1.了解了情节,作者的观点已经很鲜明,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认为这场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本文作者将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完全归咎于格鲁希的迂腐、保守和教条,归咎于战机这个偶然的因素。这是不客观的。不能否认,格鲁希的错误是不能掩盖的,他要负他应负的责任。但是,任何事件的成败一般都是由诸多因素所造成的,拿破仑在著名的滑铁卢之战中失利同样也不例外。从文中的叙述可看出,导致拿破仑失利的原因其实有很多,除了作者提到的格鲁希的过错,还有天气、兵力等客观原因,甚至还有拿破仑用人失当、判断军情失误等主观原因。所以说,格鲁希因迂腐而作出的错误决策,只能说是加速了拿破仑在滑铁卢的败局,但并不是根本的原因。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