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概论教案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传统文化概论教案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大纲
《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 课程代码402 学 分:4学分 总 学 时:48学时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传统文化概论》是全日制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全面准确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培养起他们的现代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文化。这门课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 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讨论、思考、研究,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初步的、比较全面的、正确的了解。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性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从而更深刻的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的国情。
2、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伦理、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史学和科学技术的文化传统的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
3、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流派和他们的贡献。 4、能比较准确地叙述最能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
5、能联系现实,深入思考,把学习的归宿点落实到开掘传统文化现实意义上去。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以现代化为参照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6、以这门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进一步拓展文化素质教学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三、教学内容
引言:“文化”与“文明”
【教学内容】 一、文化的内涵 二、文化的特点 三、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 【教学要求】 了解:文化的内涵 掌握:文化的特点和定义 理解: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之别
第一章 天文与地理
【教学内容】
一、宇宙观:宇宙生成论、宇宙本体论、宇宙模式论 二、世界观:邹衍“大九州说”、九州与十二州 三、星宿:二十八宿与四象、七曜、北斗与北极、三垣 四、分野:分野种种、评价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天文观、地理观,分野,三垣。
掌握:宇宙生成论、宇宙本体论、宇宙模式论,邹衍“大九州说”,二十八宿与四象、七曜。 理解:中国“天人合一”说
第二章 历法与纪年
【教学内容】
一、历法:不同历法产生的原因、古历概说、阳历、阴阳历、阴历、节气
二、纪年:帝王纪年、干支纪年、岁星纪年、太岁纪年、年号纪年、公历纪年、民国纪年、生肖纪年、黄帝纪年
三、纪月:序数纪月、干支纪月、季节纪月、月名别称纪月 四、纪日:干支纪日、月相纪日、数字纪日、韵目纪日 五、纪时:发展概况及主要纪时方式 【教学要求】
了解:历法的内涵与外延,记述时间的方法。
掌握:阳历、阴阳历、阴历、节气,纪年方法,纪月方法,纪日方法,纪时方法。 理解:历法的发展及记述时间方法进步
第三章 氏族与宗法
【教学内容】
一、婚姻:发展阶段、原始婚姻遗俗、婚姻礼俗、离婚、再婚 二、姓氏:姓氏之别、姓氏来源、名、字、号、笔名-艺名 三、避讳:缘起、种类、方法、评价 四、庙号与谥号:庙号、谥号 【教学要求】 了解:庙号与谥号
掌握:婚姻发展阶段、原始婚姻遗俗、婚姻礼俗、离婚、再婚,姓氏之别、姓氏来源、名、字、号,避讳的缘起、种类、方法、评价。
理解:婚姻发展历程及走向;中国姓氏的独特内涵;避讳的中国特色
第四章 传统礼俗
【教学内容】
一、成年礼俗:少数民族成年礼俗、汉族成年礼俗 二、棺葬礼俗:丧礼、葬礼
三、节日礼俗:春节、寒食与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冬至 【教学要求】
了解:传统礼俗的一般内涵
掌握:汉族成年礼俗,春节、寒食与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冬至,土葬、火葬、悬棺葬
理解:传统节日的中国特色
第五章 中国宗教
【教学内容】
一、中国儒教:历史、经典、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特征、评价
二、中国佛教:历史、教义、戒律、经典、艺术、各宗派及其特征、评价
三、中国道教:历史、思想渊源、信仰与教义、经典、戒律、名山及建筑、道教神仙、道教文学、道教医药学、道教音乐
四、民间宗教:明教、白莲教、八卦教、罗教。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三大宗教的发展情况,民间宗教的明教、白莲教、八卦教、罗教
掌握:中国儒教的历史、经典、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特征、评价,中国佛教的历史、教义、戒律、经典、艺术、各宗派及其特征、评价,中国道教的历史、思想渊源、信仰与教义、经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