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山我水,我之高原.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引 言   /1 一、山脊水脉   /4   (一)大山做脊   /4  (二)大水为脉   /14 二、站在高原   /19   (一)道通中外    /19   (二)文明古今   /24   (三)滇人滇事   /53   (四)云南人再认识   /96 尾 声   /106 1 引 言 人总是得在一定的时空之中完成自己的生命。这是固定的法 则,也是无法更改的命运。 我们有幸被一个“大时代”的气息包围,我们有幸活在一个充 满机会与变数的时代,无论怎么去评价它,有一点相信绝大多数人 一定会赞成:这绝对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是一个值得生活也值得思 考和记录的时代。如果从让古老中国被迫打开国门的1840年算起, 是150年;从古老中国在多种力量的共同推动下走向现代性的1911年 算起,这个时代刚过百年。而这短短百年,绝对当得起李鸿章所谓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回头去看,可以看得更清楚:其为中华 命运大变动之始,但不是中华命运大变动之终;古老中国的痛苦转 型,仍然是在路上。不过,“时代”对于我们来说,太大,不是我 们能够随意书写的对象,我们只有回到自己出生、成长并将终老之 地,才能找到自己生命与表达的依据而不背离出发时的目标。 我所说的这个地方叫“云南”。我所试图理解并与读者分享的 是有关于这块土地的灵魂力量——云南精神。 “精神”一词,含义颇丰。一个意思是“精气”“元神”, 1 相对于形骸而言,如《吕氏春秋·尽数》:“圣人察阴阳之宜,辨 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一个意思是 人的意识,如《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 无形,赡足万物。”一个意思是实质,要旨,即事物的精微所在, 如王安石《读史》诗:“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一 个意思是风采神韵,如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明王世贞 评《子虚》《上林》,以为材极富,辞极丽,运笔极古雅,精神极 流动。”以上所说,大都本乎中国文化,在西方哲学中,“精神” 用来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是物质运动的最高 产物。而我尤其喜欢司空图《诗品》中关于“精神”的摹写:“欲 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 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 裁。”心照不宣,神与物游,欲说还休,自在流转。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将“云南精神”归纳为“高原情怀,大山 品质”,并言明,“高原情怀”就是“高远、开放、包容”,“大 山品质”就是“坚定、担当、务实”。可以看出,这种被人格化了 的“精神”,诞生于云南高原,成长于高山深谷,锤炼于世事风 烟,其情状形态,其高远之旨,是认识云南、理解云南的肯綮之 处,是探索云南人文历史、自然山川的索引。尤其这一总结诞生于 中共中央确立了云南发展的“桥头堡”战略之后,其深远意义,当 不止文字字面那么简单:云南的自然山川,高原民族的曲折历史, 诞生于这块土地的多元民族文化,这块土地所包含的希望、挑战与 2 机遇,都会被召唤出来,被辨识和指认,被思考与接纳,被质疑与 深化。倘真能如此,则我们在当下语境里的浅显思索将有助于云南 和云南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言说方式,面对大时代,发出自己的 声音。这也是我们作为云南人,为自己的生养之地所能做的最好 的事情。 3 一、山脊水脉 (一)大山做脊 几亿年前,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深埋水底,是水族的乐园,古 地中海的一部分。始于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印度洋 板块向着欧亚板块强烈撞击,使亚欧板块不断抬升;正是这次伟大 的地壳运动改变了地球的历史和面貌,决定了亚洲大陆的地貌、气 候、植被和动植物的格局。如今被称为“云南”的这片区域,也决 定性地成了今天的这个模样。 “云南多山”——我不止一次看见在描写云南的文章和著作 当中,将这句看似平常的话作为文章的开头,因为,这是事实;而 隐藏于这一简单描述后面的,是整个云南之所以成其为如此的原 因——即使不是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