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四美:湖南近出“五年桐丘令”戈补释.doc

曾四美:湖南近出“五年桐丘令”戈补释.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近出“五年桐丘令”戈补释 (首发) 曾四美 安徽大学中文系 1984年秋,湖南省博物馆和湘西自治州文物工作队联合对古丈县白鹤湾楚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共清理墓葬六十四座,出土随葬品三百一十三件。其中第28号墓出土了一件有铭戈,援胡锋垂,平脊,短胡三穿,内一横穿,三面有刃。戈上阴刻铭文两行十字,发掘报告初释为:“五年□其命修□章作金” 湖南省博物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处:《古丈白鹤湾楚墓》,《考古学报》1986年第3期。。这件戈铭后被收录进钟柏生等先生编著的《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钟柏生等编著:《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台北:艺文印书馆,2006年。(以下简称《新收》),编号为1383,刘雨、卢岩两位先生编著的 《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刘雨、卢岩编:《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以下简称《近出》),编号为1173,及胡长春先生著的《新出殷周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胡长春:《新出殷周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以下简称《新出》),编号为1356。 湖南省博物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处:《古丈白鹤湾楚墓》,《考古学报》1986年第3期。 钟柏生等编著:《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台北:艺文印书馆,2006年。 刘雨、卢岩编:《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胡长春:《新出殷周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 图一 图2 《新收》编者对该戈铭文进行了改释:“五年□其命修□工帀章□□”,认为其为战国时期楚器。《新出》及《近出》编者将铭文释为“五年琱□令修、工师章、冶金。”三者都将第七字释为“工师”合文,第九字释为“冶”,都是非常正确的。“工师”合书作,是三晋铭刻的特点。其铭文款式在楚兵器铭文少见,应属黄盛璋先生所谓的三晋兵器“三级监造”的典型格式黄盛璋:《试论三晋兵器的国别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即由监造者(令)、主办者(工师)、制造者(冶)所组成。因此《新收》将这件戈定为楚器是不妥的,该戈应属三晋之器。 黄盛璋:《试论三晋兵器的国别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铭文第三字《新收》缺释,《新出》及《近出》释为“琱”。笔者初看铭文时,认为其释法并无什么不妥,然细审之,觉得有可商之处。此字最下部从口应无疑问,然而中间部分两横中并无竖笔,其字形与“周”有异。笔者以为,此字可释为“桐”。古文字中“桐”字常见,其中生盨“”、宜桐盂“”字形与该戈“桐”字字形相类,可以比较。此字字形可分析为从木同声。 戈铭第四字,《新收》编者从发掘报告,释为“其”,后二家缺释。笔者以为此字当释为“丘”。“丘”字作此形可参看以下字形: (廿二年戈)(《古玺汇编》3307)(《古玺汇编》3301) “丘”作此形,主要特点乃加注“丌”声,“丘”“丌”同属之部字。李家浩先生曾对“丘”字字形进行过梳理李家浩:《战国官印考释三篇》,《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至21页。,可以参看。 李家浩:《战国官印考释三篇》,《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至21页。 “桐丘命(令)”之“桐丘”当属地名。《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秋,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楚师夜遁。郑人将奔桐丘,谍告曰:‘楚幕有乌。’乃止。”杨伯峻注:“桐丘,今河南省扶沟县西二十里有桐丘亭,即其地。”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第242页。此时,桐丘乃属于郑国。《春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晋荀瑶帅师伐郑,次于桐丘。”由此可知,桐丘已归晋。本篇中所释铭文戈中的“桐丘”即上述之地,“桐丘命(令)”即桐丘县令,“修”即县令之名。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第242页。 “冶”下一字,当为制造者冶之名,待考。综上,本戈铭可释为:“五年桐丘命(令)修,工帀(师)章,冶□”。但饶有兴味的是,此戈属三晋器,并为河南地区制造,却出土于湖南湘西地区楚墓中,而且这种情况还出现于湖南长沙,如1954年长沙杨家湾楚墓出土的“六年格式令戈” ,为韩国兵器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楚墓》图一三五,3,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1955年同出于杨家湾楚墓的“九年”戈,从形制看亦是中原式戈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楚墓》图一三五,4,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1959年长沙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郑左库”戈,从铭文看属三晋兵器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

文档评论(0)

1093101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113434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