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板材国家标准编制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铜及铜合金板材》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15)第29号《关于转发2015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其中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修订项目表中第44项《铜及铜合金板材》国家标准由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电气有限公司、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的国家标准的水平,我们查阅了许多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的ASTM标准、欧盟的EN 标准、日本JIS标准和ISO国际标准,并结合市场需求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国家标准GB/T 2040-2002《铜及铜合金板材》进行了修订。 二、编制原则 通过对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决定本标准修改采用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板和带》和JIS H3110:2006《锡磷青铜及锌白铜板和带》,并参照欧盟标准BS EN 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厚板、薄板、带和圆形材》进行编制。 三、新旧标准对比及其修改依据 本标准与GB/T 2040-2008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及修订依据如下: 1、新增了TFe0.1、TFe2.5两个牌号(状态为软化退火(O60)、1/4硬(H01)、1/2硬(H02)、硬(H04)和软化退火(O60)、1/2硬(H02)、硬(H04)、特硬(H06)),力学性能修改采用JIS标准中的C1920和C1940进行了规定。 2、删除了镉青铜板QCd1﹑铬青铜板QCr0.5、QCr0.5-0.2-0.1﹑锰青铜板QMn1.5、QMn5、硅青铜板QSi3-1﹑锡锌铅青铜板QSn4-4-2.5 、QSn4-4-4、锰白铜板BMn40-1.5﹑BMn3-12、热交换固定板用黄铜板HMn55-3-1 、 HMn57-3-1、HAl60-1-1 、 HAl67-2.5、HAl66-6-3-2 、HNi65-5、铝白铜BAl6-1.5、BAl13-3相应产品及要求;。 3、按新国标修改合金牌号和状态; 4、外形尺寸测量方法增加了“带材外形尺寸检验方法按GB/T26303.3的规定进行”; 5、化学分析方法增加YS/T 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 6、拉伸试样按GB/T 228.1-2010的规定进行修改; 7、增加了“取样方法按YS/T 668的规定进行,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按YS/T 815的规定进行”的规定。 《铜及铜合金板材》国家标准起草小组 2015年11月12日 表1 部分牌号力学性能指标对比 指标 牌号 状态 抗拉强度 Rm/(N/mm2) 伸长率/% 维氏硬度/HV A11.3 A50 本标准 原标准 JIS标准 本标准 原标准 JIS标准a 本标准 原标准 JIS标准 T2 T3 TP1 TP2 TU1 TU2 C1100 M ≥205 ≥205 ≥195 ≥30 ≥30 20,30,35 ≤70 — — Y4 215~275 215~275 215~275 ≥25 ≥25 15,20,25 60~90 55~100 55~100 Y2 245~345 245~345 245~315 ≥8 ≥8 —,10,15 80~110 75~120 75~120 Y ≥295 ≥295 ≥275 — — — ≥90 ≥80 ≥80 H70 H68 H65 C2680 M ≥290 ≥290 ≥275 ≥40 ≥40 35,40 ≤90 — — Y4 325~410 325~410 325~410 ≥35 ≥35 30,35 85~115 75~125 75~125 Y2 355~440 340~460 355~440 ≥25 ≥25 23,28 100~130 85~145 85~145 3/4H — — 375~490 — — 10,20 — — 95~165 Y 410~540 390530 410~540 ≥10 ≥10 — 120~160 105~175 105~175 T 520~620 ≥490 520~620 ≥3 ≥3 — 150~190 145 145~195 TY ≥570 — 570~670 — — — ≥180 — 165~215 注a:JIS纯铜伸长率按厚度分档:0.10~<0.15;0.15~<0.30;0.30~30;黄铜伸长率按厚度分档:0.10~<0.30;0.30~30。 表1(续) 部分牌号力学性能指标对比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