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市人民医院治安消防知识培训
防患于未然
目录
消防篇
消防篇
对于消防知识大家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但是怎样融合贯通我们学习的知识,在火灾真正发生时让我们的知识起
到应有的作用呢?那么就让我们在实战中来了解一下吧!
火灾发生时我们需要
做什么呢?
报警
保卫科电话:内线2110
火 警 电 话:火警119
在单位发生火灾时,要及时联系保卫科值班人员,同时按动手动报警按钮(如图):
使用方法:用力按下中间的黑点。
闲暇时间可以在我们科室内找找火灾手动报警装置安装在哪里。
切记:非火灾发生时严禁触动此按钮
拨打119火警电话时我们需要注意: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地点所在的区县、道路名称、房屋住宅门牌号、报警人姓名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灭火
火灾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
初起阶段为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
身边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
悬挂式灭火器
干粉式灭火器
二氧化碳式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1、干粉灭火器在使用前要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的干粉松动
2、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直接用手抓喇叭筒和金属连接管,防止手被冻伤
3、灭火器不要倒置使用
室内消火栓
消火栓按钮(启动水泵)
消火栓水带
消防水枪
消火栓栓阀
注意:消火栓需要2人同时操作,切勿单人操作以免水压过大误伤自己
烟感和喷淋头
烟感
喷淋头
烟感其实是烟雾探测器
或烟雾报警器的别称。
当烟雾达到一定的浓度,
烟感就会向消防中控室
发出警报。
当发生火灾时,水通过喷淋头溅
水盘洒出进行灭火。喷淋的颜色
代表启动的受热温度不同,我们
常见的为红色(作用温度为68度)
灭火方法
冷却法
大家都知道水有冷却作用,所以在火场上水是常用的灭火工具,用水或消防水枪将可燃物冷却至燃点以下,已到达灭火的效果。
1、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2、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因为高温设备遇冷水后骤冷,易变形爆裂;
3、对于硫酸、盐酸、硝酸的火灾不可用水灭火,酸液溅到人的身体上会灼伤人;
4、对于钾、钠、碳化钙等引起的火灾,更不可用水灭火反而会水助火势。
灭火方法
抑制法
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可采用湿毛巾,湿棉被、沙土、泡沫等阻燃材料覆盖燃烧物使其缺少氧气而达到灭火。
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手持式灭火器进行灭火。
灭火方法
隔离法
隔离或移开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
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通常草
原及山林大火,在火场外围挖一条壕
沟或者将外网的可燃物先烧掉,也就
是通常所说的“以火攻火”是典型的
隔离法灭火。
不管是哪种灭火方法,首先要在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前提下迅速灭火。
逃生和疏散
火势一旦失去控制我们就需要找到合理的方式逃生,逃生的方向就是安全出口,
那么我们就要认识一下疏散标识和安全出口标识。
安全出口指公共场合的逃生出口,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其他的公共场所,我们都应该留意一下这些标志。
作为医院的工作人员,我们不仅能够自己逃生,而且还要做好组织病人及家属的疏散工作。
设置在墙面上,只有在停电状态下才会启动照明
设置在出口上方
设置在地面
设置在距离地面一米的墙上
为规范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行为;建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责任自负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达到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目标,要求社会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四个能力”
逃生和疏散
下面我们了解逃生的技巧
逃生和疏散
5.信号求救法:
等待救援时,应通敲击金属物品、投掷软物品等方式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夜间可用手电筒等能发光的物品。
6.空间避难法:
在暂时无法向外疏散时,可选择卫生间等空间小且有水源和新鲜空气的地方暂时避难。将毛巾等棉织物塞进门缝阻挡烟气,在地面上泼水降温,等待救援。
注意
切
勿
乘
坐
电
梯
逃
生
不
可
盲
目
跳
楼
逃生和疏散
疏散的方法
疏散引导人员逃生时应通过喊话、广播等形式,稳定火场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引导患者和家属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向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避难层(间)、楼顶等安全地点有序疏散逃生,避免拥堵踩踏。
我们大家要做到“四熟悉”:
一、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
二、熟悉引导人员疏散程序;
三、熟悉遇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
四、熟悉火场逃生基本知识
《消防法》第68条之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