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先秦至明清前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共149张PPT).ppt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先秦至明清前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共149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满洲的兴起和建国: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八旗制度,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改国号为清。 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1644年,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经过二十多年战争,统一中国。 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皇权受到限制。康熙设南书房。雍正时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 (2)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 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农业: 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了高产农作物。经济作物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3)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手工业: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技术的提高,分工日益细密,生产规模扩大,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商业:国内市场扩大,品种增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出现,清代继续发展;发展十分缓慢,萌芽状态;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对外贸易:明中后期和清朝实行海禁、闭关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蒙古族:明长城的修建;反对准噶尔分裂势力;平定回部反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西藏地区:明朝在西藏地区设卫所,建立僧官制度;清朝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派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挚签制度。 台湾府的设置:1683年施琅收回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朝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及其附属岛屿,南包南海诸岛。 行政区划:18个省,5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和蒙古盟旗。 (4)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从 1553年“借地晾晒”到暂居贸易地,再强行租占。 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开发。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俄国侵略我国东北地区,1685、1686年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军。结果:签订《尼布楚条约》 (5)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科学技术: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徐光启著《农政全书》,徐霞客著《徐霞客游记》。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思想史上出现新观念:李贽、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批判旧思想与专制制度,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理学有新发展(王阳明心学)并占据了主流地位。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 文学艺术繁荣:出现四大小说名著;书法绘画更加多样化、平民化、世俗化;京剧诞生,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艺术宝库的瑰宝。 大型图书的编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6)明、清时期的文化 (2007年广东高考)(9分)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⑴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 材料一和材料二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 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⑵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经济: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文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⑶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3分) (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