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周桃英项目九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pptVIP

食品微生物周桃英项目九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益生菌的种类: 益生菌类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传统的发酵乳制品,益生菌饮料产品,浓缩冻干胶囊片剂或粉剂 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应用的趋势:P296 任务三 微生物与保健食品的筛选 4. 微生物发酵制品 酒精发酵与饮料酒: 氨基酸: 乳制品的发酵: 调味品的发酵: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及其应用: 任务三 微生物与保健食品的筛选 二、微生物生产调节血糖、血脂物质 1. β-羟基-β-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血浆胆固醇分解代谢,可用于治疗高胆固醇症,防止冠状动脉硬化和心绞痛等疾病 2. α-葡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膳食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从而有效控制饭后高血糖,而不会发生其他降糖药物容易引起的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任务三 微生物与保健食品的筛选 谢谢大家! 感谢您的观看! 种类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膳食纤维 草菇 35.1 2.6 35.1 20.8 香菇 26.5 3.6 22.9 39.8 银耳 13.6 1.73 39.7 37.0 羊肚菌 31.4 8.3 35.9 15.1 双孢菇 55.3 1.3 15.8 19.7 猴头菇 26.0 2.59 9.1 54.5 金针菇 24.5 4.1 33.7 27.6 黑木耳 14.3 1.8 42.2 35.4 平菇 25.3 4 30.7 30.7 * 种类 A B1 B2 B6 C E 草菇 - 1.04 4.41 103.9   5.19 香菇 - 微量 0.96 24.1 12.0 - 银耳 0.05 0.09 0.11 - - 1.06 羊肚菌 1.25 1.17 2.63 10.3 3.5 4.18 双孢菇 - - 3.55 42.1 - - 猴头菇 - 0.12 0.52 2.6 51.9 13.0 金针菇 0.30 1.53 1.94 41.8 20.4 11.6 黑木耳 0.18 0.20 0.52 26   13.42 平菇 0.13 0.8 2.1 41.3 53.3 10.5 * * 食用真菌,琳琅满目,物美价廉;其营养全面,营养价值达到植物性食品的顶峰之无肉。是名符其实的上帝食品,长寿食品。 任务二 微生物酶开发技术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在酶的参与下,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才能有序进行。尽管人类在19世纪前后才建立起酶的概念,但酶的催化作用却很早就为人们的生活所利用。 1897年以后,Buchner发现酶的细胞外作用现象,从而导致了酶的商品化生产。 最初的商品酶制剂主要以动植物为原料提取,如从牛胃中提取凝乳酶、从胰脏中提取胰酶、从血液中提取凝血酶及从植物中提取淀粉酶等。 一 概 述 Takamine利用霉菌来生产淀粉酶使得酶制剂工业取得突破。其方法甚至在今天仍被采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微生物培养技术、发酵工艺和设备的日臻完善,利用微生物来获得商品化酶制剂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并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基因工程的广泛介入,一些原来只能由动物或植物生产的酶,经过酶基因重组,可以在微生物上得到表达。 由于在发酵过程中很容易对微生物进行控制,因此“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先进发酵设备”可以算是酶工业的第三次飞跃。 二 微生物酶的开发 应用微生物来开发酶的优点 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生活周期短。因此,用微生物来生产酶产品,生产能力(发酵)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扩大,能够满足迅速扩张的市场需求。 微生物种类繁多,它们散布于整个地球的各个角落,而且不同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都有其迥然不同的代谢方式,能分解利用不同的底物。这一特征就为微生物酶品种的多样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微生物酶开发的一般程序 样品采集 菌种分离 初筛复筛 摇瓶实验 最佳产酶条件组合研究 微生物育种 物理诱变 化学诱变 分子改造 酶的制备 收集发酵液 收集菌体 胞外酶 胞内酶 破碎 酶学研究 产品 扩大 指导工业生产实践 保藏菌种 1. 样品的采集 采样的目的决定采样地点的选择、采样方法及采样的数量。存在目的酶作用底物或潜在作用底物的场所是首选的采样地。 实例:生物工程中应用到的Taq酶就是来自于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100℃硫泉中分离获得的水生栖热菌。 采样的另一个原则就是到特殊或极端环境中采集样品,从这些微生物中往往能获得新酶或具有特殊稳定性的酶种。 实例:为了获得产纤维素酶的目的菌,就可以到垃圾填埋场或长期堆放纤维材料的地方,甚至食草动物的消化道中采样。 菌种的分离是整个工作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分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分离培养基的确定。 分离培养条件的选择,如培养温度、湿度、好氧或厌氧培养等; 在分离的最初阶段一般不给予严密的培养条件,尽可能分离到尽可能多的纯菌种。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