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1589.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其它部位 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而又不适合归于某系统的感染;通常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皮疹也应列入此类,如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等。 医院感染病例讨论 我院2011年医院感染各部位构成比 2011年,我院共发生医院感染238例次,其中各部位构成比为: 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现状严重 明确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宿主因素(年龄) 2、抑制免疫的治疗措施(使用免疫抑制剂、化疗、放疗)。注:也是其它部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3、原发疾病情况(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直接危险因素*、重型颅脑损伤、血液病、昏迷、高位截瘫等) 4、侵袭性操作(动静脉插管、气管内全麻、气管切开、透析、穿刺) 5、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耐药菌增加!继发真菌感染! 案例一 一、原发病病历摘要 1、患者男,52岁,因呕吐半天突发意识不清6小时入院。 2、入院诊断:癫痫,脑血管意外,脑胶质瘤术后 3、诊疗过程:患者入院后再次出现呕吐,呕吐物为咖啡渣样物质,大便隐血试验阳性。CT示:脑胶质瘤术后改变,引流术后改变,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自入院以来,一直意识不清,处于浅昏迷状态,给予吸氧等治疗;使用鼻胃管给予流质饮食。同时给予20%甘露醇脱水,苯巴比妥、氯丙嗪、丙戊酸钠缓释片等抗癫痫,奥美拉唑抑酸,头孢地嗪等抗感染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等。自6月19日起,患者意识清楚,抽搐症状得到较好控制,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原发病好转入院。 医院感染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 1、入院第4天(5.26),患者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粘液痰,痰液稀薄,双肺听诊音粗,可闻及少许痰鸣音。患者无发热、无鼻塞流涕。 2、入院后第5(5.27)天,患者因意识不清,床边X线检查示:双下肺透亮度稍低,不排除少许渗出。血常规:WBC12.60×109/L,血红蛋白124g/L,血小板147×109/L,N%89.50%,淋巴细胞5.1%。痰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为双下肺肺炎,同时用头孢地嗪抗感染治疗。 3、入院第7(5.29)天,患者仍咳嗽咳痰,痰为黄色脓性粘液,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啰音。继续用头孢地嗪抗感染治疗。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以降低痰液粘度,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咳出。 4、入院后第8(5.30)天,患者仍意识不清,咳嗽咳痰症状无明显缓解,双下肺仍可闻及湿性罗音。再次送痰培养及药敏,以明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菌药物。 5、入院后第28天,患者经过一系列综合治疗,意识清楚,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咳嗽咳痰缓解,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患者肺部感染于6月27日痊愈。 6、医院感染诊断: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呼吸系统感染的部位特征性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和肺部听诊发现痰鸣音,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痰液初始为白色粘液痰,后为黄色脓性痰。该患者无明显发热,无感染的全身症状和典型表现。 2、主要化验和病原学检查:外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是全身感染的典型表现。呼吸系统感染的特征性表现为床边X线检查示:双下肺透亮度稍低,不排除少许渗出。 3、5月27、30日痰培养均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且药敏谱一致。患者呼吸系统感染诊断明确,为医院获得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病原体为医院内多见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昏迷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昏迷为下呼吸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1、应激状态下患者内稳态紊乱,免疫功能失调。 2、昏迷患者会厌反射功能障碍,在鼻饲和抽搐时易引起反流或异物误吸入肺内。 3、咽部定植菌下移,患者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发感染 4、呕吐物、鼻误吸入肺,引发肺部感染。 5、陪护人员多。 此类患者存在意识障碍,不会自我诉说呼吸道不适情况,只能依靠医护人员和患者陪护的细心观察。 防控要点 1、加强陪护管理,限制病房人员流量,做到物品专人专用。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持空气清洁,湿度适宜,室内定时通风换气。 3、加强口腔护理,根据PH、口腔污染情况选用合适的清洗液。及时清除口腔、鼻咽部的分泌物和呕吐物等、以防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4、保持足够的营养,保证鼻饲管通畅,每次注入营养液前均先检查是否有胃内潴留,同时预防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等。 5、定期为患者翻身、叩背,病情允许时应每1~2小时翻身一次,空心掌由下至上扣拍胸背部,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松动、脱落后排出,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6、采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等配置成雾化液,每日雾化治疗,进行气道湿化。如痰液粘稠较多,另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7、严格无菌操作,规范吸痰。 8、根据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控制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思考案例 病历摘要 1、患者女,33岁,于入院前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