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试资料(北林水保研究生考试).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8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水土保持学 试题 试述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基本内容。(40分)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流域管理的基础,主要内容是确定农林牧各业土地利用结构和位置,划分工矿、村镇、水利、交通等项用地的范围。 水资源利用规划:目的在于实现供水和需水之间的平衡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农林牧副特业生产规划:主要指农林牧特各业本身规划,一方面为水土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同时又受水土资源规划的限制;要保证农林牧副特各业本身内部比例合理,资源利用和转化效率高。 流域生态建设措施体系布局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管理、突出效益的原则,根据流域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从上游到下游,从分水岭到坡脚,从支沟到干沟,从沟头到沟口,选择不同地貌部位、不同地类的流域管理措施,提出一套由各种流域管理措施组成的具有经济效益的、系统完整的、科学的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措施体系布局规划。 投资和效益估算:投资计算包括生产费用和建设费用,效益一般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流域管理规划的实施进度:根据规划期内的物资、资金、劳力等情况综合平衡,合理安排各年度内实施管理措施及其面积、施工季节等,并提出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试述我国主要水土流失防治区水土保持林体系的合理空间配置特点和小流域水土保持林的配置模式与基本原则。(40分) 解答: 就我国而言,山地丘陵区是我国主要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山丘区水土保持林体系作为山地丘陵区的防护林体系,其体系的组成主要分为黄土地区水土保持林和石质山地水土保持林。 一、我国主要水土流失防治区水土保持林体系的合理空间配置特点: 水土保持林体系的合理配置,要体现各个林种具有生物学的稳定性,显示其最佳的生态经济效益,从而达到流域治理持续、稳定、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建设目标的主要作用。水土保持林体系配置的组成和内涵,其主要基础是作好各个林中在流域内的水平配置和立体配置。 1、所谓水平配置,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对具体的中、小流域应以其山系、水系、主要道路网的分布,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根据当地发展林业产业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的特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防灾和改善各种生产用地水土条件的需要,进行各个水土保持林种合理布局和配置,在规划中要贯彻“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在林种配置的形式上,在于农田、牧场及其他水土保持设计的结合上,兼顾流域水系上、中、下游,流域山系得坡、沟、川,左、右岸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应考虑林种占地面积在流域范围内的均匀分布和达到一定林地覆盖率的问题。 2、所谓立体配置,指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和林分立体结构的配合形成。林种立体配置应强调的问题:一是针对防灾需要和所处立地条件而合理选择树种或植物种;二是根据选定的树种或植物种依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处理好植物种间的关系;三是林分密度的确定,除应考虑一般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之外,还要注意林分将要防护灾害的需要以及所应用树种和植物种的特性。 总之,对一个完整的中、小流域水土保持林体系的配置,要考虑通过体系内各个林种的合理的水平配置和布局,达到与土地利用的等的合理结合,分布均匀,有一定的林木覆盖率,各林种间生态效益互补,形成完整的防护林体系,充分发挥其改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功能;同时,通过体系内各个林种的立体配置,形成良好的林分结构,具有生物学上的稳定性,达到更好的生态效益和效益。 二、小流域水土保持林的配置模式与基本原则 水土保持林体系在小流域范围内的总体配置原则,就是通过山丘区防护林体系各林种的水平配置与立体配置的合理结合,形成多功能,多效益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达到最高的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一些分布较广的水土保持林林种主要有:①坡面水土保持林;②水文网与侵蚀沟防护林;③水库、河岸(滩)防护林。 以下主要针对这些分布较广的水土保持林林种,阐述各个林种配置的主要原则和模式: 1、坡面水土保持林 (1)水土保持(或水源涵养)用材林 水土保持用材林主要可采用以下配置形式: ①主要乔木树种与灌木带的水平带状混交:沿坡面等高线,结合水土保持整地措施,先造成灌木带,带间距4-6m,等灌木成活,经第一次平茬后,再在带间栽植乔木树种1-2行,行距2-3m。 ②乔、灌木隔行混交:乔、灌同时栽植造林,采用乔、灌木间距混交(行距2-3m)。 ③结合农林间作,用乔木或灌木带间间作农作物形式。营造林带时,结合窄带反坡梯田或水平沟等整地措施,在幼林初期,行间间作一些农作物,既可取得一些弄产品,又可以耕代抚,保水保土。 (2)护坡薪炭林 发展护坡薪炭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源的同时,控制坡面的水土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