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潜文稿-{清}赵一清.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东潜文稿 [清]赵一清 撰 罗仲辉 校点 本书说明 《东潜文稿》二卷,共收录清代学者赵一清各体文章七十三篇。赵 一清,字诚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因其先祖曾侨居上虞县之东 潜村,故其尝自署“东潜”,人称其为“东潜先生”。 赵氏先世为赵宋宗室,南渡后先后流寓绍兴、归安、上虞等地,后定 居杭州。自南宋到清初,赵氏“耕读不辍”,世世书香。一清父亲赵昱 号谷林,叔父赵信号意林,并以诗文名世,与厉鹗、杭世骏、全祖望等相 唱和,时称文坛“二林”。赵昱兄弟淡于功名,酷喜藏书。筑小山堂藏 书数万卷,几与著名藏书家扬州马曰 小玲珑山馆相敌埒。 一清自幼受家学熏陶,青年时即以文章闻名,“一时词章之士莫于 抗手”。虽挂名于国子监,却不以科举仕途为念,终生潜心治学。主要 著作有《水经注释》四十卷、《水经注刊误》十二卷、《三国志补注》六十 五卷、《直隶河渠志》一百三十二卷(后经戴震删定为一百零二卷)、《东 潜文稿》二卷和《小山堂藏书目》二卷。 一清学术受到清初浙东学派的影响,治学务求“经世致用”、“有裨 于治理”。这在其文集中《书徐贞明遗事》、《辨正汉书地理志》诸篇表 现得最为明显。 《东潜文稿》共有两种刊本,一是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小山堂 家刻本,二是光绪年间《木犀轩丛书续刻》本。家刻本经一清子赵德元 等校刊,印制较精。书中于清代诸帝及“国朝”等字前均留空格,以示 尊崇,同时避康、雍、乾三帝之御名。“玄”本字改作“元”,作偏旁时缺 笔作“ ”,如“ ”、“ ”、“ ”、“ ”等。“燁”改作“曄”,或缺笔作 “”。“胤”缺笔作“ ”,“弘”改作“宏”,“曆”改作“歷”、或“ ”。 丛书本文字及空格、避讳等一如家刻本,毫无改动,同时又避嘉、道、同、 光四帝御名。“ ”缺笔作“ ”,“ ”缺笔作“ ”,“寧”缺笔作“ ”, “淳”缺笔作“”,又兼避“恬”字,缺笔作“ ”。 此次点校,以两种刊本互相对校,除将上述因避讳而改动的文字改 正外,又取消了原文中的空格。对于原文中明显错字的改正,以及怀疑 舛误之处,均于校勘记中注明。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罗仲辉校点整理。 【目录】 本书说明 杭序 / 1 重修羊太傅祖墓祠堂记 谢序 / 2 代 / 26 卷上 / 1 松吹书堂记 / 28 秋水赋以霞散成绮江净如 小隐园记 / 28 练为韵 / 1 外氏世次记 / 29 环水楼赋有序 / 2 大母朱太君安葬记 / 30 钦奉颁发大清会典颂有 重书旷亭记 / 31 序 / 3 宋忠义柳先生传代 / 31 平西颂并序 / 4 明江西参议钱喜起传改汪 洪范五行连珠各一首 / 6 本 / 32 水经注释序 / 7 刘义士传子羽与新城王尚 辽史拾遗序 / 8 书友善。阮亭答其《见怀 营庭录序 / 9 诗》有“想象高吟罢,鲸 春凫诗稿序 / 10 鱼跋浪惊”之句,亦闻人 续泉志序 / 11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