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短笛-丘帆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持之 以恒与坚韧不拔 解放初期,听说有个当农业厅长 的老干部调到农学 院当 院长 ,到了学院后 ,老老实实 ,由农学系 的一年级学起 ,从 头当了四年学生 。这大概是变外行为 内行 的好典型。可惜, 此景不长 , 1957年反右之后 ,批判 了 “外行不能领导 内行 ” 论,这样的事恐怕没多少人干了。既然 “外行能领导内行”, 许多人都满足于 “政治上领导 ”,业务上一窍不通 ,也就不 妨事 了。 文化大革命 ,在 “能领导一切 ”的叫嚷声 中, “外行领 导 内行 ”更成 了天经地义 。于是在一片瞎捣鼓 中,高 中的物 理课本剩下 “三机一泵 ” (拖拉机 、电动机 、打禾机 、抽水 泵 ),读完师专数理专业,竟连数学的不等式也不懂 。在大 学的入学考 (自然那也是装装样子 的)中,把曹操答为 “九 大代表 ”者有之 ,把化学的分子式当成天书者有之 。到了大 学,又不准上基础课 ,也来个 “急用先学 ”。就像在高空中 建楼 阁不打地基一样 ,楼 阁终归要倒塌 ,变成 “急用胡学 ” 了 。 第 2 页 粉碎 “四人帮”之后 ,中央号召 “要极大地提高整个 中 华 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经过三年努力,而今学文化、学 科学 已蔚然成风 。 然而 ,在学科学文化热的一股风中,也要谨 防鲁迅先生 说的 “激烈得快的,也平和得快”。会有三分钟热度的人, 也会有 以各种各样 的借 口打退堂鼓 的人,而学科学需要 的却 是锲而不舍 、坚韧不拔 的精神 。据说居里夫人为 了提取 1克 镭 ,却 要 从 400吨 铀 沥 青 矿 、 200吨化 学 药 品和 800吨 水 中,一点一点地分离 ,一次一次地测量 。在溶液 “部分结 晶”阶段,她的实验棚 内煤屑飞扬 ,温度极高,她就是在这 样的情况下进行 “提纯”工作的。大科学家牛顿 的大部分时 间都在光学、力学和化学实验室中度过,他很少在夜间两三 点钟前休息。有时几个星期一直留在实验室,昼夜苦战,直 到完成预定 的实验任务 。请看 ,科学家们 的汗水是怎么流 的 ! 或曰: 目标悬得如此高,其可得乎 ?我想,人人都要成 为大科学家倒不一定,但要变外行为 内行,科学家们专心致 志,勤勉刻苦的精神实在值得学习。 勤勉之外, 自然也还要肯动脑筋,要有创造性 ,切切不 能流为书蠹,满足于点滴收获 。歌德在长诗 《浮士德》中 , 塑造 了个妄 自尊大、脱离生活、头脑僵化 的瓦格纳,他整 日 困居书斋,啃噬一卷复一卷、一页复一页的经传 ,事实上却 成了 “在干枯科学 中的猥琐爬虫”,与在探求真理中富于创 造精神的浮士德恰成对照。奉劝人们切莫学这个瓦格纳。 谦虚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牛顿 已经成为著名的科学 家,还说: “不知世人对我怎样看 ,不过我 自己只是觉得好 第 3 页 像在海滨玩耍 的一个孩子 ,有时很高兴 的拾着一颗光滑美丽 的石子 ,但真理的大海 ,我还没有发现 。”大科学家把 自己 的重大发 明看着是 “一颗光滑美丽 的石子 ”,这显示 了他永 远不愿停止前进的脚步。 叶剑英 同志在 国庆 30周年 的讲话 中说 : “我们 的干部一 定要人人学科学,人人用科学 ,为此作 出顽强 的努力,不惜 废寝忘食 ,用 自己的榜样带动全 民族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来 一次伟大的进军 。”愿我们人人都在这伟大的进军 中勇往直 前,不要三分钟热,要持之 以恒 ,以使我们 的民族在科学上 能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80年 6月 第 4 页 经不起这个浪费 专业人才 “青黄不接 ”,有人焦急,却也有人不在乎 。 报载 :上海 同济大学的老师发现 了某单位有个青年人 ,物理 学基础很好 ,很有培养前程 ,打算吸收他为研究生 ,几经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